渭水河畔,今日所有小攤商販都推遲了營業。
因為今天是科舉的日子,而王府派去參加科舉的人,有很多是這些攤販的孩子。
一大早的就由王府車馬等候,還給這些學子準備了豐盛的早餐,一應考試用文房都裝在一個精致的盒子中。
佃戶百姓紛紛聚集過來叮囑著自家參考的孩子。
賣臭豆腐的蘇父鄭重的叮囑著兒子:“好好考,彆給王府丟臉!”
“放心吧爹,等兒子給你考個進士回來。”
小蘇哲十分自信,王府發放的書籍他都能倒背如流了,做的策論連馬教導員都誇好。
科舉而已,又不是比年紀的地方,旁邊的百姓聽到父子倆的話很是開懷:
“哈哈,蘇老哥就放心吧,你家蘇哲如此聰慧,一定能給你考個進士回來。”
“進士不進士的我倒不在乎,就是怕他年紀小,學問不夠,給王府丟了人可不行。”
“蘇老哥說的是!”開口的百姓轉頭對自家兒子說道:“聽見沒,你小子要是給齊王殿下丟人,回來看為父怎麼收拾你。”
被他嚴厲警告的小子一點害怕的心思都沒:“父親你就放心好了,老師說我隻要細心答對,考個功名沒問題。”
“好,等你真考中了,回來為父就給你去徐嬸子家說親。”
徐身子家的徐娘子與他同歲,學習更是十分優異,這次赫然在考生當中。
不過這父親是真著急,他才剛十歲,就打算給他操辦婚事了?
正當他想和父親在說說時,就見到齊王跨馬而來,他立馬神色恭敬的和眾人行禮。
“都無需多禮!”王夜抬手虛扶,隨即正色道:
“都用點心,凡此次中榜者,本王重重有賞!”
“謝殿下,我等必全力而為。”
“好了,上車!”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趕往長安城,王府這群小家夥可是引來不少關注。
對比那些參加科舉的中年人,王府隊列裡甚至有五歲不到的孩子,能不驚訝?
甚至有不少士子投來異樣的眼光,覺著齊王此次太過自大,居然讓這麼小的孩子參加科舉?
該不會是想作弊吧?以齊王的身份不是不能做到,可以齊王的威望會這麼做嗎?
這可讓眾士子不斷地犯嘀咕,他們可不知道王夜是讓這些小家夥來屠榜的。
初唐的科舉主要以明經科,進士科,明法、明算等構成。
為主的就是明經、進士兩科,其他的基本處於不受重視之列。
明經考試主要有貼經,經意,時務,可以說主要就是背書。
考中明經後,也會通過吏部銓選授予官職,多為地方上的學官或一些基層文職,如縣學博士等。
進士科比較重視時務,經史,詩賦。
考中進士後,會根據成績等因素授予不同的官職,一般從九品或更低的官職做起,如縣尉等,發展前景良好,許多高官都是從進士出身。
初唐在這兩科之上還有一個秀才,此時的秀才含金量極高,可以說是明經,進士兩科的綜合體全才中的佼佼者。
中秀才者最低也是正八品上職位做起,前途無量。
武德年間,年年開考,總共中了六人。
後來因為難度過大,到了高宗時期根本無人報考,也就將秀才科廢除了。
這些科目對於經過特訓的王府學子來說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