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勝曼腦海中思緒交雜,不得不說,齊王的這番開導,對她的影響很大。
齊王說的沒錯,大唐的明光鎧價值並不能尋常價格視之。
此時新羅國常備士兵不足三萬,戰時可擴充十萬。
可由於嚴格的骨品製度,鐵甲隻有貴族才配擁有。
所以他們的鐵甲裝配率不足十分之一,而這種鐵甲還有很大的水分。
《三國史記》中曾記載:新羅兵甲雖眾,堅利不足。
與大唐明光鎧能防護弓箭不同,《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刀箭穿新羅甲如破竹,士兵多死傷。
這是因為他們到了七世紀,才漸漸把從大唐學習到的冶鐵技術運用成熟。
貞觀四年,新羅獻黃金換取大唐鐵器,這時候她們還沒開始學習大唐高端的冶鐵技術。
或者說隻學到了一些冷鍛的皮毛。
一直到了貞觀十四年,善德女王通過一次次的朝貢,將這份關係維穩後,開始派出貴族子弟入學大唐。
即便是他們那些低質量的甲胄,花費也十分巨大。
鐵鎧價格或達絹3040匹約九到十二貫,二兩金子不到),相當於普通農民半年至一年的收入。
皮甲、紙甲價格較低,約絹1015匹,為低級士兵常用。
而有些權貴,也會花費重金,打造更厚,裝飾更多的甲胄,價格大約在三兩金子左右。
這麼一算,似乎大唐的明光鎧售價十兩金,也不是不能接受。
就是想讓齊王殿下幫忙從軍中調集三千套,付出的代價小了,未必能成。
“殿下,您看這樣如何,我新羅若是能從您這得到三千明光鎧,我們願意獻上不少於一千名奴隸。”
金勝曼很快就將齊王的不鼓勵記在心裡,不鼓勵可不是禁止,這一千人,搶百濟和高句麗的便是,說不得還能多搶一些呢。
見齊王依舊平靜如水,顯然這個價碼不夠,金勝曼再次補充道:
“另外前幾日供奉陛下的新羅婢,我們同樣願意獻給殿下百名,且保證這百名婢女中,無尋常百姓之女。”
其實到這裡已經坑的足夠多了,畢竟打造明光鎧對王府現在的技術和產能來說,簡直不要太容易。
不過他想要的遠遠不止如此,若是能拿下這個最後的聖骨,那以後豈不是兵不血刃的就能吞下新羅?
或許會有人說,大唐都這麼強了,直接乾過去就行。
可人家是藩屬國,而且在兩任女王的統治期,年年供奉,是完全臣服大唐的。
對這樣聽話懂事的藩屬國用強,顯然不是良策。
心中已有打算的王夜咂咂嘴,似是有些為難:“小曼啊,不是本王不想幫你,而是大唐的明光鎧不多了,陛下要保障軍隊的戰力,是不會讓本王過多的挪用軍隊甲胄的。”
金勝曼聽他如此說,眼中明顯閃過一絲急切。
這也不行?那我新羅又如何在兩國夾擊中生存?
事情的艱難超出了他的想象,原本以為得到大唐冊封,就能獲得庇護,可大唐皇帝已經明確不好偏頗插手。
此時的齊王已然是新羅最後的希望....
金勝曼細細回想起這幾日打探到的消息,齊王殿下喜好收集天下美人,那就一定是好色!
為今之計!!!
“殿下,若是再加上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