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郭嘉相視而笑,搞得於禁莫名其妙,但他也不敢問。
曹操坐在案幾後,單手撐在案幾一角對郭嘉道:
“奉孝!便告知文則也無妨!”
郭嘉這才將當初為何收王垕為義子的過程說了一遍。
於禁聽完,不覺啞然。
“摸金校尉?以仲謀之能,便是為一方主將亦無不可,為摸金校尉卻是屈才了吧?”
“自是如此!”曹操心裡暢快,喜形於色。
郭嘉道:“今張繡既降,南陽也該從新安排。”
“好!命吾兒仲謀與張繡速歸,張繡亦帶本部人馬,速來新野,李通暫駐南陽。此次出征大勝,平定南陽,待我回許都後,立刻上表,請功封賞。”
到這時,曹操完全不擔心張繡會再反了,攻擊荊州軍營,殺將校十多位,這就是投名狀。
張繡若再敢反,將無任何容身之地。
一道調令下至李通營中,王垕就猜到大致這麼個結果。
這還隻是權宜之計,如果是自己,肯定會留於禁守南陽,李通回汝南,二人南拒劉表,互為犄角。
但王垕猜到了曹操的想法,張繡帶著大軍而來,於禁的兵馬必須為中軍,否則張繡再反,那就難看了。
那會變成史上一大笑話。
萬一張繡抽風呢。
張繡和李通換防之後,便帶著家眷和涼州騎兵,離開穰城,一路往北。
王垕也要離開李通大營,大大小小將校都來相送,各自依依不舍。
特彆是李連,這次南陽一戰,他建功頗多,想必能更進一步,他自己知道,都是王垕之功。
此時離彆,不知何時才能得見,就連李通都有些傷感。
王垕作彆眾兄弟,跟在張繡軍中,二人討論槍術武藝,張繡這才知道,這王垕武藝,竟似不在自己之下。
而之前他覺得王垕身材矮小,恐怕也是沒看清,這個王垕,比自己也僅僅矮了半個巴掌而已。
張繡有一子一女,子名張泉,互相認識之後,竟與王後同齡,僅僅比他小半個月而已。
於是繡讓其與王垕多多來往,王垕自是欣然應允。
雖然他知道,這張泉後來因跟隨魏諷謀反而被處死,但那也是因為曹丕稱帝後,一直因兄長曹昂戰死之事對張繡不滿,使得張繡心多不安,自殺而亡,他要為父報仇,這才惹出事端。
張繡攜家眷而來,曹操大喜過望,直接帶著郭嘉和於禁出十裡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