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道:“袁紹大舉進攻白馬,可行二策,其一,直接攻陷白馬城,後大舉南下,與我決戰。其二,可圍點打援,引主公大軍支援白馬津,半道而攻之。此二策皆難破。”
曹操擔憂的正是如此,這時,郭嘉道:“此去白馬近300餘裡,若主公此刻派兵救之,恐已不及。可趁紹立足未穩,不如快馬送信給離狐郡李整,命其領部曲攜糧草急送白馬城,兵馬歸左將軍節製,或可抵禦袁紹大軍。”
聽郭嘉之策,操速看地圖,卻原來離狐郡在白馬津東不過數十裡。
李整乃李乾之子。
曹操與呂布戰於兗州時,李整之父李乾被呂布彆駕薛蘭、治中李封所殺。曹操派李乾的兒子李整帶領李乾的部隊,和其他將領攻打薛蘭、李封。
薛蘭、李封被打敗,李整後跟隨平定兗州的各縣有功。
如今袁紹、曹操正式宣戰,袁譚的青州刺史已不再受曹操一方的認可,於是李整升為青州刺史。
當然,這個青州刺史隻是個牌子而已,袁潭不可能放棄青州。
李整此人名不見經傳,但曹操卻不知道,李整有個堂弟,名字叫李典。
此時要是王垕知道,曹操要把李典送給他,估計要笑死。
李典自幼好學,不喜兵事,起初治民,後來才從軍。
曆史上的李典從征河北、荊州、西涼等地,屢立戰功。此人曾在博望坡之戰識破劉備的偽遁之計,救下了夏侯惇、於禁。又參與了逍遙津之戰。
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學之士,有長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可惜三十六歲時去世。
曹操聽郭嘉之計,也知隻能如此,遂立刻書信一封,命快馬送去離狐郡。
同時,又命令勞役加緊在官渡河邊修築土牆堡壘,綿延30餘裡,準備以官渡為最後防線,抵禦有可能來的袁紹大軍。
卻說袁紹以張合為前部,率先渡河,自領中軍騎兵一萬,步兵精銳五萬,以牽招,高覽,蔣奇為大將,另有戰將數十員,韓猛總督糧草十餘萬石,連夜渡河。
由於兵馬太多,船隻還沒有準備齊全,所以渡河時間竟然花了足足兩日。
袁紹剛渡河,來到張合早就準備好的中軍大帳,卻聽到了原來斬殺淳於瓊的,竟是劉備的二弟關羽時,頓時大怒。
“快傳劉備來見!”
劉備不知發生了何事,匆匆趕入大帳,袁紹怒指劉備道:"你二弟關羽斬我愛將,你必通謀,留爾何用!"便要喚刀斧手推出劉備斬之。
劉備本不知關羽消息,此時得知,雖心中大喜,卻並不動聲色,而是從容說道:
"明公隻聽一麵之詞,而絕向日之情耶?備自徐州失散,二弟雲長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豈赤麵長須之人,即為關某也?明公何不察之?"
袁紹問那隊率,對率說道:"主公明察,屬下早年見過關羽,自不會認錯。"
紹猶豫不決道:"淳於瓊與我如兄弟,今被所殺,若果真那人便是關羽,定斬你頭。"
就在此時,探子來報道:“主公,白馬城東30裡,發現有五千兵馬,攜糧草、箭矢、布帛數百車,望白馬而來。”
袁紹正要派兵去攔截,卻聽又有探子來報:
“報!白馬城有一軍出,打關字旗號。”
袁紹聽聞,心中暗自惱怒,盯著劉道:“權且記下,等待核實!此當乃曹操送白馬城糧草,關字旗號,乃關羽領兵接應糧草,切不可讓其入城,誰願領兵前去攔截?”
喜歡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請大家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