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重說自己是被搶了,王垕也實在無語。
於禁和李通一個守南陽,一個守汝南,劉備退軍半年多了,留下的黃巾賊寇,竟還沒徹底剿滅。
不用想,肯定有高手指點,根據探子消息,應該是徐庶無疑。
“進府說話!王雷,給他準備一套乾淨衣服,準備些吃食。”
進府之後,李重得知自己被任命為車廠廠長,且秩三百石,臉都有些哆嗦。
接下來的連續十天,王垕就沒乾彆的,隻在三廠調來十幾個原本木匠,鐵匠,一起研究四輪馬車。
王垕雖然看過四輪馬車圖紙,但也隻知道連接軸,刹車,轉向原理,具體該如何連接,他沒有實踐過,也不知具體參數,所以必須一點點試驗。
經過十餘日打造,數十次測試,第一輛長達五米的四輪馬車總算被造了出來,並經過了路麵測試。
在汽車發明之前,四輪馬車是一種非常完美的貨運車輛,在速度,載重成本方麵達到完美的平衡,在19世紀初期的拿破侖戰爭時期馬車的使用達到高峰,當時的各國使用四輪馬車動輒上十萬,承擔起陸地物流的主要職責。
到第一世界大戰之後,各國軍方才認為有必要用卡車來替代馬車,但四輪馬車的使用居然從古羅馬帝國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而華夏,四輪馬車發展卻相當緩慢,可以說幾乎沒有發展。
有人說這是因為地形所限製,不像歐洲那樣平坦。
但王垕以為,這跟地形一毛錢關係沒有,主要還是統治者的製度。
此時對各等級可使用之交通工具,有嚴格的限製,不得隨意僭越使用,稱車輿製度。
車輿製度被視為國家禮儀製度中,不容忽視之內容,各等級之間嚴格區分,是彰顯皇帝尊貴身份之重要手段。
因此,對官員、貴族各等級可使用乘車規格進行嚴格規範。
漢代對各等級社會群體可使用的乘車進行嚴格的規範,自君主以下至各級官吏,均有專屬的乘車規格,天子乘車規格為最高,其次為太子、皇子、諸侯王等皇室貴族使用的乘車。
天子乘車為天子六駕。
就是六匹馬拉。
但現在王垕已經弄出了水泥,那就解決了四輪馬車誕生的根本問題。而四輪馬車可以做到八匹馬甚至十二匹馬同時拉車,所以在做成之後,王垕還得說服曹操,請其更改禮製。
此時他已經想象到,各縣官道皆水泥路,四輪馬車遍地走的場景了。
“李重!將所有參數量化,生產流程標準化,並計算出批量生產之各項成本。這第一輛車,便存放於車廠,作為紀念之用。三日之內,我要一台擁有車廂的四輪馬車!”
“喏!”
這第一輛馬車,為八駕馬車,他打算送給曹操。
時間很快過去三日,第一輛正式裝修好的四輪馬車便被八匹馬拉了出來。
此車有五米長,也就是有兩丈多,下方是底盤,下方一個極長車廂,就連車窗都安裝了滑動玻璃,並附絲綢車簾,前方有主副兩個駕駛位,八條韁繩牽動八匹馬。
整個車廂內部,就是一間寬敞房間,最後方有一張羊皮座椅,甚至可以放倒休息,而車廂兩側的長條沙發,可坐七八人。
王垕親自駕駛著馬車,載著十餘名參與人員,在車廠內轉了數圈。
“李重!此車成本幾何?”
李重此時也激動不已,忙下車,從懷中掏出本本,遞給王垕。
“回東牟侯,此車所需材料加人工,若不算馬匹,需錢二十萬。若不打造此等豪華車棚,隻做貨架,則僅需八萬錢。”
“二十萬,一匹上等戰馬。既如此,那此種豪車便定價錢百萬,可接受定製。貨車便定價五十萬。至於工人,我自會調配與你,待水泥馬路裡程增加,再適時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