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李整、青州彆駕從事王修二人聯袂而至。
河灘上,百姓們背著竹簍,手握鐵棒,鐵棒一頭係著磁鐵,認真的將其放入河邊水中。
如此操作,隻需一炷香時間,鐵棒上便集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色鐵粉。
有的百姓竹簍中已經滿滿一筐,但百來斤鐵砂,對於他們來說卻並不覺得重。
在岸邊,縣衙有專門收集鐵砂之人,按照十二斤鐵砂換一斤糧的算法,現場折算。
百姓基本上七天就可以淘到十二石鐵砂,也就是說,七天可得糧一石。
山河湖海皆屬皇家,他們還需要交稅一成,但這幾乎可以忽略。
一個月下來,一人能得四石甚至五石左右糧食,這天下從來沒出現過此等好事,誰不願意?
五石糧,每石按後世二十六公斤算,差不多一百三十公斤,這收入,普通百姓幾百年來沒有過如此高收益。
僅僅十餘日功夫,便有數萬百姓來到河邊淘沙。
運糧車隊從縣衙源源不斷將糧食運來,又一車車鐵砂被運往水泥官道。
東牟縣則是一車車粗鹽和魚蝦往各縣運送,整個產業鏈的源頭,就是從海裡和河中套取資源。
“刺史大人,各縣縣令這幾日頻繁登門,沿途各縣大族家中田畝恐無人耕種,各族要求叫停鐵砂運送,在下該如何回應?”
王修卻並沒有太高興,各縣良田都集中於數百家大族豪強手中,如今百姓皆棄田而走,不再耕田,他們的良田就會荒廢。
“無需擔心,此事東牟侯早有預料,直言無需管他。東牟侯早言,此亦為還田於民之法。百姓手中有了糧錢,便可置辦良田,而豪強手中良田無人耕種,久之必定降價。如此一來二去,豪強便會日弱,百姓日強。叔治!你我曾經商議,如何抑製豪強越發強大,此便為東牟侯所授之法。”
王修卻搖頭道:“話雖如此,然各族豪強,皆有背景,如一張大網,隻可徐徐圖之。此法過於激烈,恐豪強聯絡士族,彈劾刺史,那時恐不好辦。”
李整冷哼一聲道:“彈劾於我?那需看司空之意!如此做法,比之收取農稅,年收高數十倍。司空乃務實之人,豈能因數縣豪強讓步?”
王垕為大司農丞,這新的稅製都是他製定的,曹操也簽了字。
這鐵業商稅為十稅一,也就是說,百姓得糧十石,便交了一石商稅。
而這商稅縣內留存兩成,郡中留存兩成,州內留存一成,州郡兵馬糧餉皆來源於此,剩下還有五成交往朝廷。
算起來,一名百姓兩個月交一石糧稅,五萬百姓,隻需兩個月就交稅五萬石!
一年光這沿河數縣,就可貢獻糧三十萬石,這什麼概念?
而且看這勢頭,這才剛開始十餘日,便有五萬百姓加入其中,此消息一旦擴散,沿河百姓恐怕要被掏空。
其實這中間最大的受益者,還是王垕。
因為隻有他掌握把四氧化三鐵變成純鐵的技術。
四氧化三鐵要變成鐵,需要與焦炭反應,變成生鐵和二氧化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