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東牟,自帶仙氣,碧空如洗,為避暑天堂。
蔡琰早被這裡獨有的氣質所吸引,在這裡,她甚至都舍不得大聲說話,生怕叨擾了群山上的朦朧綠蔭。
其他地方都是樹木凋零,隻有這裡的山一片翠綠。
這裡的山,已經很久沒人伐木,雖說沒有成林,但遠觀,卻似鬱鬱蔥蔥。
站在清陽水畔,讓蔡琰倍感寧靜與安詳。
其實有這種感覺,與心境也有關。
自從五原郡的第一眼之後,蔡琰就對那個男孩有了一種彆樣的依賴。
就是特有安全感,他所在的地方,自然是有某種期盼與魅力的。
這次教訓樓被撤,可以說是蔡琰的又一個人生低穀。
就在這時,王垕的親衛伍長趙統,帶著幾名親衛給她送來了書信。
書信沒有彆的內容,隻有兩句詩。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這人生至暗時刻,她等到了王垕的信,這讓她熱淚盈眶,毫不猶豫的上了馬車。
此時馬車過了清陽大橋,便見大路上絡繹不絕的拉煤板車。
縣兵騎馬,那些臉上有著烙印的奴隸正在一列列向前。
奇怪的是,數十人的車隊,隻有十名郡兵看守,這些奴隸竟沒有反抗,精神似還不錯。
蔡琰甚至在他們滿是煤黑的臉上看到了笑容。
一笑,看不到臉,但能看到兩排白牙。
“這些奴隸為何如此特彆?莫非身而為奴,卻比原本生活還要好?”
“回蔡大家!侯爺有言,為延長奴隸服役時長,規定每餐必飽,且配每日魚肉一斤或豬肉半斤。”
聽到這待遇,蔡琰吃了一驚。
“哎!便是許都富家之人,亦不過如此而已。”
對於東牟情況,他也有所耳聞,據說天下食鹽,東牟獨占六成。
天下之海魚,東牟獨占三成。
海鮮產品,皆曬乾,以食鹽醃漬,許都百姓最喜購買東牟之魚,因全身是寶,買一石魚,等於還免費贈送了十來斤鹽。
而其他地方來的海邊魚蝦,因舍不得以鹽醃漬,到了許都,都已經散發著一股惡臭。
就算如此,在以前也隻有士族豪強才有能力食用。
如今在許都或主要郡城,各地行商早將東牟海魚送到。
甚至東牟產一種鐵鍋,以油炒菜,此種烹飪之法,聞所未聞,卻花式各異。
蔡琰曾經在許都大漢酒肆吃過一次炒菜,當真是極其開胃。
聽說這炒菜之法,在東牟已為常態,蔡琰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從清陽大橋至東牟城侯府,不過十餘裡,馬車很快便至。
進入侯府,二人無需多言,隻緊緊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