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農抑商之下,販夫走卒被定為賤業。
但他們卻是數量頗大的一群人。
往往這些人,皆為敢闖敢乾之輩,給他們機會,他們將會極快成長為一群真正的鬥士,無孔不入。
時間過去數日,果然,遼東征收一倍入境稅的消息,便傳到了東牟縣。
整個東牟縣各出貨商鋪立刻開始瘋傳此消息,而且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大豆、馬匹、牛羊等立刻體現在價格上,僅僅三日,便漲價一成。
而鹽、海帶、海產等東牟產品,立刻便銷量開始減少。
這便是市場經濟的調節方式,任何變化,都會體現於價格。
就在數百東牟商戶擔心東牟產品失去一個銷售渠道,價格會大降時,王垕便發布了檄文。
討逆檄文!
其理由自然是公孫度自立遼東,擁兵自重,苛捐雜稅,倒行逆施。
此舉立刻於東牟境內引起轟動,縣民紛紛表示支持。
六月二十,王垕於東牟港誓師,舉黃海水師出征。
陳賢領海運司數十條船隨軍,運送物資。
所謂的運送物資,其實就是去拉戰利品。
三韓七十六城邦,多少人口和錢糧,王垕準備統統打包回家。
消息很快傳往遼東,公孫度收到消息,卻大笑不已。
“王垕那黃毛小兒,竟大言不慚,欲起所謂黃海水師征討於我。我擁精兵十萬,北方扶餘,沃沮等胡族臣服,東方高句麗,三韓皆為臣屬。王垕小兒不過彈丸之地,萬餘水軍,便妄想侵我遼東,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其子公孫康道:“父親!此人莫非已然探知父親暗中操練水軍?”
“不可能!我於沃沮之邊操練水軍,打造船隻,知此事者,不過寥寥數人,他豈會知之?”
公孫康想想也不可能,沃沮乃三韓半島更北二三百裡沿海之地東胡,漢人絕跡,消息不可能泄露。
東胡各族中沃沮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三韓半島北部的部落。
沃沮意為“森林部落”,此時默默無聞,但後世卻強勢崛起,因為他們正是建奴先祖。
此胡族分為兩部分,扶餘人正東麵沿海為東沃沮,北麵沿海為北沃沮。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於其管轄權在漢四郡和高句麗之間搖擺,沃沮一直沒能建國。後來曹魏攻打高句麗時,高句麗東川王曾暫退到北沃沮。數十年後扶餘王儲在遭到北方遊牧民族襲擊時也曾逃到沃沮。
而公孫度為了秘密訓練水軍,打造船隻,不僅把船塢與水軍訓練設於北沃沮,甚至連糧草,鐵料,皆於沃沮族征集,為的就是明年大舉南下,徹底擊敗王垕,占領東萊半島,進而威脅整個青州。
王垕於東萊郡崛起,早讓公孫度如鯁在喉,他豈會不管不顧?
公孫康隻是覺得,王垕此時揚言討伐遼東,時間上有些太巧了。
喜歡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請大家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