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登陸之後的三場小戰,王垕也知道了,公孫度能稱霸遼東,使百胡臣服是有道理的。
不過再如何,公孫度與自己相比,還是處於弱勢。
因為對方沒有水軍。
此時的遝氏縣城中,陽儀正加緊打造投石車。
“將軍!孫程事敗,被王垕騎兵圍於城北五十裡,已然降了!”
“怎會如此?孫程會降?”
“將軍無需有疑,此乃探子親眼所見,孫程被王垕親自領兵射下馬,領殘兵已降!他會不會~~~”
“不會!孫程隨我征戰十餘年,主公起兵之初便追隨左右,我知其為人。”
陽儀不信孫程會來賺自己開城,但降了就是降了,這是事實。
“將軍!如今我騎兵僅剩六千餘,步卒能戰者亦隻有八千,兵馬優勢無存,恐不能主動出城迎戰,隻好死守,便是出城取石,亦有危險。不如命信使往襄平向主公求援。”
左右建議向公孫度求援,但陽儀卻搖頭道:“襄平路途遙遠,便是主公派出援軍,恐那時我城池已然陷落。為今之計,隻能一邊死守,一邊請大公子來援,大公子自平郭縣領兵相助,隻需數日。”
平郭為遼東第二重鎮,其地位僅次於公孫度治所襄平,距離遝氏縣不過二百裡,城池在半島西岸,公孫康屯駐兵馬於此。
於是陽儀立刻命人出城,往北去向公孫康求援。
王垕雖沒有將遝氏縣城團團圍住,但卻派了探子一直盯著,早有人將此事回報。
“將軍!看來陽儀已然中計,末將請領陷陣營往北麵山道伏擊公孫康!”
原來王垕攻而不儘力,目的竟是為了圍點打援,一次消滅掉真正的大魚,公孫度長子公孫康!
高順請命,王垕卻並未立刻答應,而是對眾人道:
“無需著急,此戰需仔細謀劃。公孫康南下,定經過沙河渡口浮橋,便選此地為伏擊點。不過公孫康大軍南下,必知會陽儀。我需一支兵馬,這幾日每日去與陽儀對峙,使其無法出城支援。諸位以為,哪支兵馬更為合適?”
主簿諸葛瑾道:
“唯高將軍陷陣營最為合適,陷陣營威震中原,河北聞之色變,若高將軍陷陣營在遝氏縣城,陽儀定不敢出城。”
所有人都知道高順想去伏擊公孫康,但實際上伏擊之事,騎兵才最合適。
諸葛瑾將高順捧起,自然是想讓他舒服點,彆爭了。
王垕道:“高順,本將亦覺得,若隻以三千兵馬震懾陽儀大軍,放眼軍中,似隻有你陷陣營可做到,交於他人,我實放心不下。若是陽儀出城,與公孫康夾擊我伏擊兵馬,此戰恐前功儘棄,高順,你自己覺得如何?”
高順見王垕都這麼說了,頓時有些果然如此之感。
而且這樣算起來,好像遝氏縣城倒是成了此戰關鍵。
“將軍放心,末將陷陣營在,將軍後路必無問題!”
“好!有高順在此,我後路無憂矣!自明日起至此戰之前,陷陣營每日去城下對峙,讓陽儀形成習慣,如此,則陽儀不會有所懷疑。牽招!李達!待平郭傳來消息,你二人各領本部,隨我埋伏於沙河渡口。”
“末將領命!”
最後,王垕看向陳力。
“陳力!你領陷陣預備營仍然緊守大營,我不在時,軍情皆聽高順調度。”
“喏!”
喜歡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請大家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