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王垕不會退,也不能退。
他的洞察心靈,明顯感覺到曹操殺意。
還有隱忍。
在權力麵前,那一點點可憐的父子之情,不過是政治博弈中的籌碼。
但他現在已然不懼。
父子必有一人要妥協,哪怕是口頭上。
但現在是在東牟,這個妥協的,必然是曹操。
良久之後,曹操收回目光。
“為父百年之後,你當如何?”
“義父!孩兒有生之年,隻為一個朗朗乾坤,義父會看到,這一日不會太遲,絕對無需等到義父百年之後。是以此事談論尚為時過早。
有一點孩兒敢保證,隻要我父子同心,義父將來不會後悔,或可能超越秦皇漢武之功,開啟萬古未有之萬世紀元。”
王垕此時已經達到了100的謀略值,其謀略技能信任之光,能提升30的話語可信度,簡直就是大忽悠術,曹操竟然有些恍惚。
似有些憧憬。
但曹操何人?怎麼會被忽悠?
“若天下皆能做到東牟縣此種盛景,或真如你所說,秦皇漢武亦不能及也!”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不再談及此後之事,將話題拉回到了眼下。
“義父!待孩兒平定遼東之後,鄴城便可竣工,那時義父便可都於鄴城。”
“善!如此你我父子便可左右夾擊,平定幽州,剿滅袁氏。東胡各族,你可有打算?”
“東胡烏桓,鮮卑為首,皆為野蠻之族,我想徹底將其鏟除。”
“如此也好,為父支持於你,你我父子同心,何愁大事不成?不過今有一事,頗為煩惱,仲謀你多智,可替為父參詳一番。”
“義父所憂何事?”
曹操麵色一沉道:“你我既為父子,我便明說。我欲以文若進三公,他屢次推辭不受,該當如何?”
王垕一聽,就知道其中關鍵。
曹操也知道,以對方智慧,無需說的太清楚,點到為止,對方自然明白。
原來曹操想更進一步。
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
其中太尉負責考核武官,司徒負責禮儀製度、人民教化,司空負責土木工程。
相比較於西漢時期的丞相、太尉(大司馬)、禦史大夫(大司空),東漢時期的三公的權力是要弱化一些。
理論上說,三公之上,還有上公。
即太傅。
曹操估計就是想要進位太傅。
目前朝廷太尉楊彪,司徒趙溫,司空曹操這三公為首,不過這也隻是理論上來說。
實際權力,卻在尚書台。
荀彧目前為尚書令,但尚書令也並非最高權力者,真正的最高權力為錄尚書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