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說到要分王垕的金銀礦,眾人卻沒發現,正在執筆的司馬懿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之色。
荀彧道:“以在下觀之,其金銀礦當處海外,或於其所征服之南倭郡,便是我等知曉其位置,其若不承認,又當如何?”
荀彧之擔心,曹操自然為難。
曹丕道:“父親,遷都在即,不如以遷都名義大宴群臣,義兄乃大漢驃騎大將軍,理當在場。那時父親提出,容不得其不應。”
曹操眼睛一亮。
頓時明白曹丕之意。
“如此可也,便於銅雀台設宴,那時仲謀必至。既至城中,加之我又親口與其言說,仲謀斷無不應之理。那時便看其提出何等要求。若不過分,卻可以條件換之。”
言下之意,若是條件過分,但已成砧板上魚肉,也沒辦法。
荀彧等自是不再多言,於是曹操以遷都為由,先召曹彰往鄴城。
建安九年一月,大漢朝廷開始大規模搬遷往鄴城。
經近兩年打造,鄴城已然具備規模,並在王垕設計之下,恢弘雄偉。
此城東西十裡,南北八裡,周設十二門。
建春門和金明門的東西大街將鄴城劃分為南北兩個區域。
北部中央為宮殿區。
西為禁苑銅雀苑,又稱銅爵苑,銅雀苑既是遊園,也將是鄴下文人的重要活動場所。
銅雀苑西側的西城牆上修築三座高大台榭,由南向北依次為金虎台、銅雀台、冰井台。
三台內設馬廄、武庫。
宮殿東麵為貴族聚居區戚裡及衙署。
城南部為居民區、商業區和手工業區。
城南又分東西兩市,東市乃本地產物,東牟產物,米麵糧油之街鋪,西市乃胡地特產,專市牛羊馬匹,奴隸人口貿易,更南則建置大型官營工坊區。
穿過鄴北城中間的這條河稱為長明溝,乃引漳水而通往城內,為鄴北城主要用水來源。
鄴城規劃整齊,交通便利,城高七丈。
曹操立於銅雀台上,隻見城內建築琉璃屋頂,鱗次櫛比,於陽光下閃耀璀璨,百姓來往於街道,笑意盎然,可見此城百姓生活富足。
他也知道,此為王垕之功。
為了重建此城,王垕拿出不少錢糧安撫百姓,皆不用他操心。而且許多修築項目,皆鄴城四五萬百姓出工出力,王垕工錢皆一分不差,反而對標東牟工價。
如此一來,鄴城普通百姓此時幾乎人人家中有餘錢存糧,生活與此前相比,早提高了一個檔次。
魏郡太守張合道:“主公!城內另設有東西兵營,兵甲輜重皆存放其中,西兵營有密道一條,自地底通往城西外屯駐軍營,此密道驃騎大將軍親自勘驗過,可供一人一馬通行,其內有通風孔,又有糧草儲藏室。”
曹操感歎道:“仲謀當真考慮周到,走,我亦當親自查驗。”
事已至此,他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怕王垕在密道中搞鬼。
~~~
東牟縣,王垕剛從平原黃河工地上回來,就聽到荊州加征入境稅消息。
“簡直是不可理喻,這便類似於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