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小隊在組內討論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使用以下的人員配置,形成兩套指揮係統,提高作戰效率。
張嘯,擔任隊長,第二突擊隊長。
徐達開,擔任醫療兵,副狙擊手,第二突擊隊隊員。
王野,擔任爆破手,第二突擊隊隊員。
毛亮,擔任副隊長,第一突擊隊長。
許傑,擔任炊事員,第一突擊隊隊員。
李寧,擔任偵查員,第一突擊隊隊員。
吳迪,擔任狙擊手。
將隊員分工完成後,他們不僅做著日常訓練,更是要對自己所要承擔的任務做出專項訓練。
特種兵的日常訓練項目涵蓋了多個方麵,目的在於全麵提升戰士的體能、技能和戰術能力。
第十一小隊訓練項目和時間分配大概是這樣的。
早晨五點半起床,加上二十公斤重物跑個五千米熱熱身。
吃過飯後,休息一會,八點開始訓練掛勾梯上下三百回,穿越三十米鐵絲網來回三百趟。
十點左右,他們已經在健身房訓練了,十五公斤啞鈴舉一百五十下,拉力器一百下,臂力棒一百下。
吃完午飯後,在下午一點左右,他們會進行抗暴曬形體訓練。
也就是平舉著步槍,槍口用繩子吊著一塊磚頭,一動不動曬2個小時。
槍法永遠是特種兵訓練的重點,下午四點,他們還會射靶一個小時。
之後還會練倒功、散打,硬氣功等。
晚飯後半個小時,他們也不會玩手機刷視頻,他們要繼續負重二十公斤跑五千米消消食。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著三天一次的遊泳訓練項目。
他們需要穿著厚厚的軍裝,一口氣遊完五千米。
五天一次的龍國式鐵人三項:負重跑步兩千米,遊泳兩千米,騎自行車兩千米。
七天一次的二十五公裡負重三十公斤越野行軍訓練。
十五天一次的跳傘訓練,他們會從八千米高空一躍而下。
三十天一次的野外生存訓練,他們會帶上三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七天,行軍一千餘公裡。
還要背上槍支彈藥和生存用品,途中還要執行上級準備的突圍,反突圍,偵察敵情,攀登懸崖等演習任務。
除了日常訓練,他們還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武器裝備和徒手格鬥技巧等。
中隊要求每一個特種兵都要熟練掌握本軍和外軍的各種武器。
包括各種槍械、手榴彈、槍榴彈、小口徑火炮和反坦克武器。
徒手格鬥更須技藝超群,每個特種兵都要能適應巷戰、夜戰,並能搜捕、脫險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