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戰士們眼睛亮亮的看著張嘯,圍觀的百姓不少人也濕潤了眼眶。
原來是要拍這電影啊,幾年前在這發生的事嗎,他們可經曆過呢!
是的,張嘯選擇的拍攝地,就是曆史上真實的抗洪救災現場。
不少百姓陷入了痛苦和感動的回憶,那是讓人不寒而栗的景象,也是軍民魚水情的溫暖記憶。
要不說怎麼會有場務負責人的苦笑呢,當地百姓知道軍人會保護他們的。
“而那些抗洪戰士,大部分也就二十出頭,和你們一樣。
同時穿著一身軍裝,我希望,同誌們能演出他們風采。
或者,用“演”這一字並不合適,用“重現”更貼切。
讓我們一起,重現抗洪戰士的風采,吹衝鋒號!”
早就在一旁準備著的許傑當即抽出了號子,在張嘯遞過來的話筒前用力吹響。
激昂的號角聲響徹全場,埋在血脈中的躁動讓軍人亦或是百姓滿臉通紅,激動不已。
這一刻,他們願意把命交給張嘯,讓他帶領著衝鋒陷陣。
有了張嘯的調動,李幼兵看著現場鬆了口氣。
“開拍!”
張嘯一聲令下,長槍短炮的鏡頭鋪滿全場,三萬人的規模他要拍出樣子來。
李幼兵有了準備,戰士們有了心勁。
在齊誌強等劇組人員期待擔憂的目光中,在張嘯信心十足的眼神下,一場絲滑的不像演的戲順利通過。
“一場過!”
第一場戲就來了個開門紅,給足了劇組上上下下信心。
有了戰士們做榜樣,李幼兵等老戲骨為前鋒,演員們就是再苦再累也不好意思提出要個替身的想法。
為了真實還原抗洪場景,在拍攝過程中,張金輝協調下,張嘯請來總計十九萬戰士參演。
尤其是拍人牆堵決口等大場麵,動用人數高達數萬人,片場群眾演員也有三千人,整個陣仗相當龐大。
而這些群眾演員,大多是第一場戲圍觀拍攝的百姓,他們經曆過那種痛,他們願意為了後人不再用身體抵抗洪水的侵蝕出份力。
百姓們甚至不要錢,想要自費演出,在張嘯麵前,群演代表說道:
“張導,你就當我們是,那個,對,友情出演。
就希望您能拍好這部電影,讓全國老百姓讓國家重視這個事,讓我們子孫後代好好生活在這片孕育他們的大地。”
和群演代表握手分彆後,張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但之後的日子,群演看著手裡滿是肉菜的盒飯溫馨一笑。
在他們的帶動下,以李幼兵為首的不少演員找到張嘯,希望友情出演,將更多資金花在拍攝和製作上。
“資金足夠,放心,真不夠用我指定先拿你的片酬墊,好不?”
張嘯麵對每個找來的演員如此說話,卻讓他們樂的點頭。
這些演員相對於普通人可都是小富翁,能用片酬做一些他們看來有意義的事是值得的。
再說了,這部電影得到那麼多領導的認可和期待,甚至第一首長似乎都在為張嘯保駕護航,可以說的是是國家級電影了。
能免費在裡麵演一個角色,他們可賺到了呢!
喜歡小鮮肉從軍記請大家收藏:小鮮肉從軍記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