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嘯和程思遠王溝村一行,把改造計劃定了下來,剩下的就交給工程隊了。
接下來,劇組在王溝村搭建了諸多電影外景建築。
包括台兒莊大街、關帝廟、飛機場、戰地醫院、戰壕、染坊等。
其中,台兒莊大街的外景是微型建築,房子隻有一米多高,磚頭隻有火柴盒大小。
但街道裡的酒樓、糧店、藥店、雜貨店、住房等一應俱全,完全按照當年的台兒莊大街仿真搭建。
此外,飛機場準備建在了王溝村西麵的打麥場上,所有的坦克則集中在王溝村西南,那裡還要挖十分逼真的戰壕。
安排好場地搭建,留下第三副導演楊耀祖負責,張嘯便返回了總政,接下來他要最後確定分鏡頭了。
提前讓劇組通知演員集合後,張嘯便夥同程思遠、陳健和崔新平四人商量起了拍攝計劃。
“戰爭場麵一定要恢宏且真實,不能像抗戰神劇一樣,把鬼子軍演的不堪一擊。”
陳健在商量正事前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拍攝意見,得到了程思遠的讚同。
“不錯,龍國軍人儘管勇猛,但傷亡同樣慘烈,每一次都是用血肉之軀在血拚。”
張嘯把大家的意見一一寫了下來,最後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想讓電影誕生幾個經典名場麵。
其一是血肉坦克,麵對鬼子軍的鋼鐵洪流,龍國當時並沒有打坦克的重武器。
裝備低劣的西北軍隻能采用最無奈的打法,就是戰士們把一串串手榴彈綁在身上,與鬼子軍坦克同歸於儘。
其二是血肉豐碑,在前線戰鬥吃緊的時候,李長官懸賞十萬大洋,激勵援兵支援台兒莊。
這群援兵中很多已經受傷,有些還是後勤和文職人員。
但他們在一名傷兵帶領下紛紛把大洋扔在地上,隻求抗戰勝利立個碑。
其三是……”
就這樣,幾人沒日沒夜的商量了兩天,直到說到電影結局的時候,演員們也都到齊了。
張嘯交代好劇組負責人照顧好演員後,幾人把這次討論收了個尾。
“電影前邊太殘酷了,最後還是給上個慶祝勝利的結尾吧?”
崔新平按照拍攝影視劇的常規操作,把電影結尾拍攝計劃說了出來。
陳健扶著眼鏡看著自己不斷書寫的記錄,聞言抬起頭給了個讚同。
“小崔說的有道理,要是整部電影都是暗黑色調,估計最後的審核都過不去。”
程思遠老爺子對這方麵了解不多,也就沒說話,但他不愉的神色還是讓幾人看到了。
張嘯反複看自己的劇本,又看了自己手寫的記錄,在幾人注視下說道:
“我再仔細想想結尾,還有前麵幾處咱們有分歧的地方。
老崔啊,接下來群演的事交給你。
嗯,我建議可以儘量找一找王溝村附近的人,我猜他們中有些人可能經曆過那個年代,會拍好的。”
“好的,張導。”
幾人談完,便各自忙活各自的事去了,而張嘯則是和陳健去和演員們會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