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與孫尚香的大婚,仿若一場絢爛而短暫的美夢。
那幾日,他們沉浸在新婚的甜蜜與歡悅之中,仿佛世間的一切紛擾都與己無關。
然而,這般美好的時光卻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
彼時,劉備剛將荊南四郡納入囊中。初入此地,為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動蕩與混亂,劉備采取了極為謹慎的策略,並未急於撤換原來的太守,而是選擇暫且維持原狀,以安撫當地的民心與局勢。
如此,悠悠一載時光悄然劃過。劉備深感是時候安插己方親信擔任太守之職,從而牢牢掌控荊南四郡。
徐庶安排成為長沙太守,趙雲為桂陽太守,劉備自己坐鎮武陵,諸葛亮為大總管,零陵太手則交給剛剛投靠劉備的向朗,劉備也需要安撫荊州人心。
劉琦,此人雖僥幸尚存於世,卻頗具政治眼光與自知之明。
他敏銳地洞察到劉備勢力如日中天,銳不可當,於是極為識趣地主動請辭荊州牧之位,將這權力的寶座拱手讓於劉備。
劉備初時假意推辭了幾句,言辭懇切,儘顯謙遜之態。然在一眾謀士與將領的極力勸諫之下,終是順應大勢,登上了荊州牧的高位。
劉備登荊州牧之位,其威名遠揚,引得無數英雄豪傑競相來投。
一時間,馬家五良、郝普、習宏、習珍、向朗等各類賢才紛紛彙聚到他的麾下,如群星閃耀般璀璨奪目。
至此,劉備的勢力逐漸壯大,麾下不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寥寥數人。
為了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才能,劉備果斷地將他們分彆任命為荊州四郡的各級郡屬官員,使得原本略顯單薄的官僚體係迅速充盈起來,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而作為劉備帳下的首席智囊——諸葛亮,則被委以重任,擔任起大總管一職。
然而,這並非一份輕鬆的差事。一方麵,他需精心考量每個人的能力和特點,將他們妥善安置在最合適的職位上;另一方麵,還要分心處理繁多的政務事務,其中尤以農業問題最為關鍵。
畢竟,行軍作戰所仰仗的便是充足的糧草供應。
洛川在江夏成功發明了一種新型犁具!據說此犁具功效顯著,能大大提高耕作效率。
聞知此事後,諸葛亮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派人傳話給洛川,要求他儘快將新犁送來一觀究竟。
不久之後,嶄新的犁具如期送達。諸葛亮親赴現場視察試用,隻見這新犁設計精巧,操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