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漢中論功行賞,全軍上下一片歡騰,慶功宴的酒香似乎仍在空氣中彌漫。
此時,謀士洛川再次上前,他心中深知此刻局勢之關鍵,宛如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一念之間或許便能改寫天下大勢。
洛川微微拱手,進言道:“主公,如今我軍剛得漢中,士氣高昂猶如烈火烹油,而曹操新遭後方叛亂,又在漢中折損兵力,恰似強弩之末,疲態儘顯。且魏興、上庸、新城等地,曹軍兵力空虛,人心惶惶,我軍若乘勝追擊,必能一舉拿下。如此一來,我軍便可進一步擴大地盤,增強實力,進可威逼曹操腹地,退能鞏固漢中防線,實乃天賜良機,切不可錯失啊!”
劉備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心中明白洛川之言有理。但剛剛經曆大戰,士兵們也需要休整,劉備心中不免有些猶豫。他召集眾將,商議此事。
趙雲率先出列,抱拳道:“主公,末將願領兵前往,雖有疲憊,但我軍銳氣尚在,定能不辱使命!”
黃忠也捋著胡須,高聲應和:“老夫雖年邁,然殺敵之心不減,願隨子龍將軍一同出征!”
見眾將如此積極,劉備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他站起身來,大手一揮,下令道:“好!既如此,趙雲、黃忠聽令,你二人各領一軍,分路進發,攻取魏興、上庸、新城。務必速戰速決,不可輕敵!”
“諾!”二將領命而去,迅速整頓兵馬,籌備糧草,不日便踏上征程。
洛川望著將領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他這個來自現代的穿越者,深知曆史的走向本不該如此。
在原本的曆史長河中,劉備攻取益州耗費長達三年之久,那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歲月,曹操借機將漢中的百姓大規模地遷徙至長安,致使劉備在奪得漢中之地後,麵臨著人口嚴重流失、地方百業凋敝的艱難困境,後續的發展舉步維艱,猶如在荊棘中艱難前行,每一步都充滿了無奈與掙紮。
然而這一世,因為他的到來,形勢卻截然不同。劉備提前一年便成功攻克益州,迅速站穩腳跟,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衷心擁護與支持,民心所向使得根基初定。
回想起自己初見劉備時,便將後世的兵法謀略、治國方略傾囊相授,引導著劉備的軍隊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損耗,一路勢如破竹。
他還記得那些個日夜,與劉備帳中密談,分析局勢,製定戰略,終於讓劉備的勢力提前崛起。
現在曹操尚未有充足的時間實施遷移漢中百姓的計劃,於是漢中的人口得以留存,這為劉備的軍隊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與物力資源,猶如堅實的後盾,極大地增強了劉備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