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這邊,一邊督促士兵加固城防,增高城牆,加厚城門,在城牆關鍵處增設暗堡,以便隱藏弓箭手突襲蜀軍;另一邊,派使者快馬加鞭向附近曹軍據點催請援軍,並征集周邊百姓的糧草物資,以充實城內儲備。
又過了些時日,關羽再次兵臨宛城城下。此次他改變戰術,先命士兵用投石車向城內拋射大量浸油的火球,引發城內多處起火,擾亂曹軍心神。趁著城內混亂,蜀軍推出特製攻城車,車頂覆有浸濕的牛皮,不懼曹軍的熱油巨石,直逼城門。同時,輕裝步兵攜帶沙袋,迅速衝向壕溝,試圖填平通路。
曹仁見狀,鎮定自若,指揮若定。他令城內士兵集中力量撲滅大火,防止火勢蔓延,同時調集精銳部隊,在城門後準備抵禦攻城車的衝擊,又派出敢死隊,從側翼突襲填壕溝的蜀軍。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四起。
蜀軍雖攻勢猛烈,但曹軍憑借堅固的城防和頑強的抵抗,再次穩住了陣腳。攻城車在城門處遭受曹軍的頑強阻擊,難以突破;填壕溝的士兵也被曹軍敢死隊的突然襲擊打亂了節奏,死傷眾多。
關羽見戰事陷入僵局,心中焦急萬分。他縱馬來到陣前,親自督戰,鼓舞士氣。蜀軍士兵見關羽親臨,頓時精神大振,再次發起衝鋒。然而,曹軍的抵抗依然頑強,雙方激戰至黃昏,蜀軍仍未攻破宛城,隻得再次退兵。
經此一役,雙方均損失慘重,但宛城依舊在曹仁手中屹立不倒。關羽回到營帳後,深知此戰的艱難遠超預期,但他興複漢室的決心愈發堅定,遂與洛川等將領日夜謀劃,尋找曹仁的破綻,等待下一次進攻的時機,而曹仁也時刻警惕著關羽的再次來襲,不斷加強宛城的防禦力量。
關羽與洛川等將領回營後,眾人皆因連番攻城受挫而心情沉重。
洛川沉思良久,拱手向關羽進言:“將軍,如今強攻已然難破宛城,曹仁防禦森嚴且援軍將至,我軍不可再一味強取。兵法雲‘攻心為上’,宛城百姓久曆戰亂,苦不堪言,若能使其心向我軍,城內曹軍軍心必亂,屆時破城有望。”
關羽手撫長須,眼中露出思索之色,點頭道:“此計甚好,隻是如何施行,還需細細斟酌,切不可弄巧成拙。”
洛川應道:“將軍,可先命士兵在城外紮營,圍而不攻,減少對百姓的直接威脅。同時,令善言辭者於城外高聲宣揚我軍乃仁義之師,前來推翻曹魏暴政,救百姓於水火。再將寫有曹軍惡行與我軍仁德之舉的傳單,用箭矢射入城內,讓百姓知曉真相。對於城中因戰亂而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的難民,我們可在城外設立粥棚,施粥救濟,彰顯我軍的悲憫之心。”
關羽當即傳令下去,依計行事。數日後,宛城城外出現了幾座粥棚,炊煙嫋嫋,蜀軍士兵井然有序地向聚集而來的難民發放米粥。
城外的呼喊聲也此起彼伏:“蜀漢之軍,吊民伐罪,宛城百姓,勿懼勿憂!”傳單如雪片般飛入城內,城中百姓紛紛傳閱,私下裡對蜀軍的言論漸多。
曹仁在城中得知此事,心中暗忖不妙。他一方麵加強城內的輿論管控,嚴禁百姓私藏和傳播蜀軍傳單,增派士兵巡邏,防止有人與城外蜀軍勾結。
另一方麵,也不得不開倉放糧,安撫百姓情緒,以免人心浮動。然而,長期的戰爭使得城內糧草本就不充裕,此舉雖暫時穩定了部分民心,但也加劇了曹軍的物資壓力。
城外的關羽見城內有所動靜,繼續加大攻心之勢。他命士兵在夜晚於城外奏起大漢的鄉音雅樂,勾起城內百姓的思鄉之情和對安寧生活的向往。
同時,還讓一些曾經深受曹魏盤剝的百姓現身說法,講述自身遭遇,引得城牆上的曹軍士兵也心生感觸。
隨著攻心之策的逐步推進,宛城城內的局勢愈發微妙。百姓們對蜀軍的態度悄然轉變,曹軍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動搖的跡象。曹仁雖竭力維持,但麵對關羽的攻心戰術,也漸感吃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