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看向馬謖,神情嚴肅,拱手對諸葛亮說道:“丞相,我深知幼常飽讀兵書,滿腹經綸,對軍事理論見解獨到。然而街亭之戰,關乎北伐全局,容不得半點差池。實戰與紙上談兵截然不同,街亭地勢複雜,瞬息萬變,需將領具備臨機決斷、沉穩應變的能力。”
洛川緩了口氣,繼續道:“幼常雖有學識,但缺乏實戰曆練,麵對曹真這樣的宿將,恐難以應對複雜局麵。街亭一旦失守,曹真大軍長驅直入,我們在隴右的戰果將岌岌可危,甚至會危及整個北伐大軍的安危。”
營帳內頓時議論紛紛,有的將領點頭表示讚同洛川所言,有的則麵露猶豫之色。馬謖臉色漲紅,向前一步急切說道:“洛川先生,我雖無實戰經驗,但對兵法鑽研多年,早已將各種戰術爛熟於心。此次街亭防禦,我定能依照兵法,因地製宜,守住這關鍵之地,為北伐立下大功。”
洛川耐心解釋:“幼常,我並非質疑你的學識,隻是戰場形勢難以預料。曹真必定會想儘辦法突破街亭防線,他或強攻,或迂回,或斷我水源,種種手段防不勝防。而你從未經曆過如此激烈殘酷的實戰,一旦遭遇突發狀況,能否冷靜應對,做出正確判斷,實在讓人擔憂。”
諸葛亮輕撫胡須,陷入沉思,他深知洛川的顧慮不無道理,可馬謖的主動請纓又讓他有些動搖。他看向帳中其他將領,問道:“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
老將王平站出來說道:“丞相,洛川先生所言極是。街亭乾係重大,需派有實戰經驗之人鎮守。若非要幼常前往,末將願一同前去,協助他防守街亭,相互照應。”
諸葛亮思索良久,最終說道:“既如此,便命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率領兩萬精兵前往街亭。馬謖,你務必牢記洛川先生的提醒,不可輕敵冒進,一切以守住街亭為首要任務。王平,你要多留意戰場形勢,協助馬謖,若有突發狀況,當機立斷。”
兩人領命而去。諸葛亮又與洛川及其他將領商討後續應對之策,進一步完善了街亭防禦的後援計劃和其他防線的部署,以防曹真另有詭計。洛川雖仍對馬謖守街亭一事放心不下,但木已成舟,隻能期望一切順利,期待北伐能在這場關鍵對決中取得勝利,向著興複漢室的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待馬謖和王平領命離開營帳後,洛川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他深知街亭的得失對此次北伐的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儘管諸葛亮已做了周全安排,可馬謖的經驗短板始終像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他心頭。
洛川再次向諸葛亮拱手,神情凝重且堅定:“丞相,街亭實在太過重要,關乎我軍生死存亡。縱然王平將軍經驗豐富,可馬謖初掌大權,我實在放心不下。末將懇請丞相,讓我親自領軍前往街亭,替換馬謖。我願立下軍令狀,若守不住街亭,甘受軍法處置!”
諸葛亮看著洛川,眼中滿是信任與糾結。他深知洛川足智多謀,且對軍事戰略有著深刻見解,更具備沉穩的應變能力,是守街亭的合適人選。但此次北伐,諸多事務還需洛川在身邊出謀劃策,他一時難以抉擇。
營帳內再次陷入沉默,諸將麵麵相覷,無人出聲打破這凝重的氣氛。許久,諸葛亮長歎一聲:“洛川,我自然信得過你的能力。隻是此番北伐,我亦需你在旁輔佐,出謀劃策。”
洛川懇切說道:“丞相,街亭乃北伐的咽喉要地,若街亭有失,縱使我在丞相身邊,亦是無濟於事。北伐大業,街亭這一步絕不能走錯。我雖不才,但必定竭儘全力,確保街亭萬無一失,為丞相後續的戰略布局打下堅實基礎。”
諸葛亮沉思片刻,最終重重地點了點頭:“好,既然如此,便由你替換馬謖前往街亭。你此去責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輕心。我會即刻派人快馬追上馬謖,命他返回。”
洛川領命後,迅速集結兵馬,奔赴街亭。一路上,他與王平仔細商討防禦策略,依據街亭的地形地貌,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抵達街亭後,洛川立刻帶領士兵勘察周邊地形,加固防禦工事,在穀口設置了多重障礙,深挖壕溝,布置鹿角,又在山上安排了伏兵,以防魏軍迂回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