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殷承打掃了診所衛生,整理一番,便打開門,正式坐診。
九點,負責藥房抓藥的王春燕來上班。
王春燕和殷承打招呼:“殷大夫啊,早上好!”
王春燕三十多歲,略微發福,雖說不上是美人,但身材姣好,見人一副笑模樣,性格開朗,是非常討喜的那種。
“一大清早就得到美女姐姐的問好,這一整天的心情都無比的舒暢啊!”
殷承與她相處心裡也很舒服,熱情的喊她姐姐,惹得王春燕合不攏嘴。
隻是,診所卻比較冷清,這或許也是當前中醫不如西醫熱門的原因。
中醫注重調理,中醫治病效果差周期長,小病慢病才看中醫。
當然,如果病的太重,醫生無能為力,也許會說。
“要不,去找中醫想想辦法吧。”
此言一出,也就等於給判了死刑。
甚至有人說中醫不治病,中醫是騙人的。存這樣觀念的人多了,中醫也就沒落了。
殷承在醫科大學學的是西醫。
他的中醫底子全都是爺爺手把手教的,在醫科大學對中醫的涉獵也全都是靠著自學。
醫科大學雖也有中醫專業,但卻沒有授課教授,基本就算擺設。
十點鐘,沈嚴來到診所,和殷承交流了一會兒,探討一些藥理、病理等專業方麵的東西。
沈嚴越發覺得殷承的不凡,心想,這才是撞大運啊,一不小心撿到寶了。
一個中午,來了七個看病的,也都是街坊鄰居,隻是些頭疼腦熱,腰酸背痛的小毛病。
對付這樣的病人,殷承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
簡單的按摩揉捏、幾塊錢的湯藥,三下五除二的為患者解除了病痛。
因為殷承沒有行醫資格證,沈嚴始終在旁把關,看到殷承的表現,一直點頭微笑。
下午,那個曾經中暑的老人來到診所,和殷承聊了幾句,就坐到一旁看殷承診病。
隻是診所的情況和中午一樣,下午也沒多少病人。
一天下來,一共接待了不到二十位。算了算診金,總收入還不到一千元。
也難怪,殷承開的藥方,最多也就二十元,按摩收個三十五十的,也沒有什麼進賬。
崔學友來過一次診所,兩人一陣唏噓,感歎命運無常。
麵對自己大學三年的室友,殷承也是非常感動。
崔學友家庭比殷承要好的多,據說家裡開著一家不大不小的商場,平時對殷承也是非常照顧。
時間就這樣一晃五天過去。
倒是那個老人,天天下午來,打個招呼就坐一旁,隻是說,大熱天怕中暑,到診所裡來蹭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