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是好事,他們的境界越高越好。
這次回到徐城,子受要把徐城的一切事務全部交給兩人打理。
騰出手來,子受要全力準備回王都的事宜。
秋冬二女,是應該隨他返回王都了。
當然還有文芃,其實他在徐城扮演的是大管家的角色,裡裡外外一把手。
吩咐文芃繼續輔佐龍飛和孔宣,相信憑兩人的智慧可以輕鬆上手。
煉製了兩枚築基丹,交給龍飛和孔宣,讓他們好好修煉。
撂下一身擔子的子受來到了鋼鐵冶煉廠。
接下來,他要進行一番“發明創造”!他要送一份大禮!
鋸條,大中小型的鋸子,包括刨子等木工器具,這些之前已經應用到了大船製造中,隻需要繼續製造一些。
然後是農具,中國的犁是由耒耜發展演變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牽拉耒耜以後,才漸漸使犁與耒耜分開,有了“犁”的專名。
商朝,已經出現了犁,但形製簡陋,也就是“踏犁”,使用時以足踏之,達到翻土的效果,類似於現代的鐵鍁,還是銅製的。
子受要做的是比較成熟的鐵質“曲轅犁”,相信這個農具的應用和推廣,必定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耕地的質量。
十個曲轅犁,十把大鋸,十個小鋸,十個刨子,做好這些之後,子受命人將他們送到了王都橋事府中。
十幾天後,橋事收到了子受送來的大禮,還收到了子受的一封信。
信中提到:子受在徐城開墾農田和製作鐵器時的感悟,希望可以幫助大商大力發展農業和手工業。
橋事根據子受交代的使用方法,對曲轅犁進行了牛拉犁試驗,眼睛裡開始放光。
一刻都沒等,當日就坐上馬車,連夜趕往徐城,他要和子受詳細談談有關農業發展的事情。
踏上徐城境內,又是半個多月以後,見到田裡的大豆將要成熟,不禁佩服這裡的大豆將會創造高產記錄!
不巧的是,他看到了子受的三四畝棉花試驗田。
這是什麼品種的農作物啊?
帶著滿腹的懷疑,橋事來到了國主府,也就是子受的府邸。
子受見橋事竟然親自來徐城,也是大感意外!
看來這個橋事,也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主。
子受向橋事展現了構思已久的農業發展規劃藍圖。
要引進作物棉花和土豆,用十年的時間,解決大商百姓的溫飽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