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子受的要求,向摯已經做好了開辦大商國學院前期的準備工作。
正月二十,是確定好的第一期國學院新生入院的時間。
第一期招生人數暫定為二百人,對學生的來源要求有兩個。
一個是王親貴族的後代。
一個是士大夫的後代,即已經在朝中為官的後代。
而這兩百學生將來就是要擇優選任到朝廷各級部門。
因此,報名非常踴躍。
進了國學院,等於預先定下了一個官位,誰不積極啊!
普通民眾,是沒法進入國學院的,子受也明知這種現狀,但他現在還不想過早的與王親貴族為敵。
於是這些事,就全由向摯一力安排。
國學院的第一屆院長,自然也是子受,他當仁不讓!
憑他提供的那幾篇政論文,還有三字經、千字文,向摯已經是自歎弗如,力推子受任院長。
子受推心置腹:“這個學院,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我遠在徐城,根本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來管理,所以,一切都仰仗太史官費心了!”
作為大商儲君,是有權隨時回王城拜見大王的,但畢竟天高路遠,來回的也不方便。
向摯也欣然接受了副院長的職位。
當朝的幾名史官、少師,都被請來做學院的教員。
開學的時間到了,王城學子濟濟一堂。
其中不乏一些聞名已久的飽讀詩書之人,像比乾的之侄子向,商容的兒子商天賜,王室旁親武將寧侯之孫寧遠。
這三人,被稱為王城三少。
表麵是因為他們的家世背景,更重要的是他們才華橫溢。
這回是眾多學子共聚國學院,大家對三少可謂是不吝溢美之詞。
在鬨哄哄的一陣喧嘩之後,一眾國學院的教員出場。
這些教員可謂是當朝舉足輕重的人物,加之他們學識淵博,為文學上的泰山北鬥一般的存在。
所有的學子都懷著崇敬的目光看著他們。
向摯院長主持新生的入院儀式,當他滿懷期待的推出子受,讓子受訓話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子受,在這些人心目中,就是以前那個體弱多病,讓大王子欺負的不敢出門的鼻涕蟲嗎?
而且子受離開王城兩年,幾乎都被人淡忘了。
也就是過年後,子受的大婚,才讓他重新走回到眾人的眼前。
“他能有什麼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