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黜儲君的聖旨很快就到達了徐城。
子受接旨,心中一片苦澀。
看來大王子的寬厚仁德的名聲,父王還是有改立他為儲君的心思。
他明白,並非全部因為他重商而帶來這種結果。
隻要他居於儲君之位,樹大招風,大王子的黨羽就會不遺餘力的進行攻擊。
無論他在這裡做什麼事,都會被朝廷無限的放大,最終成為攻擊他的把柄。
這樣也好,自己先把徐城徹底的發展起來。
朝堂那邊的事,有費仲他們盯著,隻要大王子不明目張膽的篡位,且由著他!
貶為壽侯,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
若為壽王,若為儲君,那麼一切的行為都需要服從朝廷管轄。
但作為壽侯,在自己的封地裡,按大商的律法,你隻要按時朝貢,配合朝廷用兵,其他的事都是地方上說了算的。
這就給了自己改革開放的自由,可以在徐城放手大乾一場,這裡就是自己的戰場。
子受也是憋著了一股子氣,對帝乙非常的不滿。
你不是看我不順眼嗎?反正我都不是儲君了。那我就做出更多讓你看不慣的事。
接到聖旨的第二天。
徐城再出公告!
令人瞠目結舌的公告,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告。
不隻是重商的策略沒有絲毫的改變。
又加上了兩條,而這兩條,在大商時期,不亞於兩枚重磅炮彈!
一是在徐城七城範圍內,全麵禁止活人獻祭,違者斬首。
削減祭祀機構,改革祭祀製度,簡化祭祀程序。
二是開辦“徐城學堂”進行文化推廣,。
所有人都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識字教育培訓班,要求參加教育的人能夠認識三百個常用的文字。
子受將這個培訓班叫做“識字班”。
如果一個月沒有學會,可以繼續參加下一期的培訓班。
子受要讓徐城大部分百姓都認識字!
在識字教育中,教員們如果發現人才,就將他們推薦到“徐城學堂”深造。
徐城學堂還會開始農耕水利課程、手工業課程,為大商培養實用人才。
而深造之後,經過考試,可以在徐城七城範圍內擇優選為官員。
這一過程中,平民百姓也可以最終為官!
子受效仿後世的科舉製度,每年舉行考試,選拔人才。
毫無疑問,後來的這兩項政令順理成章的又成為大商朝堂熱議的話題。
要是有網絡的話,肯定是要上“熱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