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高興的縱跳了幾個來回,隨後趴在地上,示意子受騎到背上。
子受毫不客氣,縱身上虎。
猛虎起身,飛躍在深山叢林之中。
子受大呼過癮,這可比騎馬拉風。
一個虎跳就是五六米,簡直就是風馳電掣般的速度!
待到子受騎虎返回軍營,眾多的戰馬受驚,噅溜溜的嘶叫。
子受靈機一動,如果同敵軍騎兵對峙,把猛虎騎出來,恐怕會讓敵人的騎兵部隊大亂吧。
好,就這麼辦,先讓自己部隊的戰馬熟悉猛虎!
此後,子受便經常騎虎與手下騎兵一起行動,而戰馬也逐漸不再因猛虎而受驚。
三日後,子受率隊返回到了徐城。
猛虎被子受安置到了衙門的後院,一個獨立的房間。
子受給予定立規矩,不得自行外出,不得隨便吼叫。
猛虎點頭表示絕對遵從。
子受語重心長:“反正你是來跟著我修煉,我也不用鎖著你,就算是閉關好了。”
猛虎明白,點頭應允。
這隻猛虎雖通人性,但是離開智期還差點,有足夠的萬妖丹,子受估計再有半年,猛虎就能開口說話了。
至於想修煉到化形期,恐怕需要五六十年時光。
看來在大商的有生之年,無法等到它修煉有成。
也不求化形了,就當個靈寵養著吧,能說話就行了。
就這樣,子受後院一個隱秘的住所,子受安排專人負責裡麵的飲食。
每天隻送進十斤生肉,誰也不知道,裡麵深藏著一隻斑斕猛虎在潛心修煉。
……
在與通天商會的幾位核心人物的交流中,了解到,徐城以北的嶧城,隱居著一位老人,是位奇能異士。
誰也不知道這位老人的名姓,也沒有人知道這位老人的真實麵貌。
但這位老人可是了不得,據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測算推演鬼神莫測。
整個嶧城地區,無不奉為神明,就連王城朝歌都流傳著他的傳說。
相傳有一次東夷叛軍兵犯嶧城,老人隻身擋住東夷萬餘叛軍,口中呼喝,頓時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叛軍驚慌潰逃。
自此,東夷叛軍多次叛亂,都不再進犯嶧城。
感念老人拯救了全城百姓,人們敬獻萬民幡,老人堅辭不受,避進深山不出。
百姓進山探索,無一不是迷失其中,轉了幾圈,莫名其妙的就回到了進山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老人不喜歡被人打擾,後來就沒有人再去探尋。
這座山也被當地人稱為鬼山,老人在百姓口中被稱作鬼伯,在山腳下,修建了一個鬼祠,常年拜祭。
大商時期是非常敬重鬼神的,而且在人們心目中,鬼和神是可以劃等號的。
“伯”字,不僅有伯仲表達的意思,也是對有身份的人的尊稱。
“鬼伯,鬼伯。”
子受來了興趣,根據這些傳說,他幾乎可以百分百的肯定,這一定是一位修煉者。
“必須去拜訪一下!”
子受心念已決,內心更加期待與之早日相見。
喜歡萬古帝通天請大家收藏:萬古帝通天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