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認真的點頭。
“神階武者,對應的是修煉者的煉氣期巔峰,今日我助你突破到築基期,你才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門。”
郭璞再此拜倒:“多謝師尊成全!”
子受斟酌一番說道:“等我們出使十六國返回之後,就籌備成立通天門。”
郭璞躊躇滿誌,有種躍躍欲試的衝動。
看著他臉上已經呈現出三四十歲的模樣,子受也覺有趣,再過十天半月,頭發轉黑,他也算徹底的返老還童。
……
與郯國的商業談判已經圓滿完成。
通天商會將在郯國建立分會,由郯國富商推舉分會長,由徐城總會派人指導。
分會負責精鹽、黑金、農具等貨物的進口,以及郯國本地貨物對徐城的出口。
兩國通商,互相不征收關稅。
離開郯國,子受使團一路向北,出使泰安、譚國(即現在的濟南)。
與郯國的訪問基本情況大致相同。
雖然這兩個諸侯國勢力稍強大些,但也不敢造次。
在子受恩威並施的策略下,賓主儘歡。
他們也都與子受的微國簽訂國書,通商互惠。
下一個目的地就是濱城了。
濱城封地也叫蒲姑國,大商時期博興、臨淄、廣饒地區有個強盛的方國,就是蒲姑國。
周武王滅商後,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
封地的區域,不下於子受的微國七城!
人口也多達二十五萬。
擁有常備軍隊人數達到兩萬,潛在可征兵人數兩萬。
而且濱城從不聽大商的王命,征調兵力的時候,更是不予理睬。
濱城國主嬴兆也非常自傲,就差自立為王了。
但是他也不敢,想稱王,就算東夷十六國就通不過。
大家都習慣了平等共處。
一旦他要自立為王,恐怕琅琊和膠州必定會起兵討伐。
曆次東夷叛亂,濱城嬴兆都是始作俑者。
子受這次出使濱城,可以說是要啃最硬的骨頭,恐怕不會順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