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大地最大的水庫——峽山水庫,子受上一世來過。
將近三公裡的大壩,橫亙在古老的濰河河道上,如巨龍臥波,雄偉壯觀!
峽山水庫碧波萬頃,浩無涯際,素以氣象萬千、美麗富饒聞名天下。
而子受再次來到這裡,隻有孤獨的淮河蜿蜒而下,找不到峽山水庫的任何風貌。
濰河兩岸人民,飽受乾旱之苦,真是守著河水渴死牛!
在整個大商版圖中,眾多的諸侯國,常受天災。
不是乾旱,就是水災。
如能大力興修水利,必然會改善子民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避免天災,大商一定會連年豐收,國力日益強盛!
目前,水泥廠已經在計劃中,下一步,就要在大商各諸侯國興修水利!
峽山國主艾令季,畢恭畢敬的接待子受。
子受對濰河兩岸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提出了將濰河分段截流,形成十個小型水庫的設想。
艾令季震驚莫名。
真是佩服子受大膽的想法。
截斷濰河,怎麼截?
雨季造成河岸決堤,潛在的水災怎麼避免?
然而子受一臉的淡然:“截流濰河的大壩,我們可以使用水泥!”
“水泥?”艾令季茫然。
“使用水泥建造大壩,可以保證百年以上不會鬆垮,自然也不會決堤。而百年之後,隻需將大壩再次加固就行。”
艾令季還是不明所以。
子受笑道:“我在三壽國籌建水泥廠,明年便可投產,艾國主可以先建一個小型水庫試一下。”
離開峽山,縱馬馳騁,子受繼續向膠州進發。
一路上,子受也倍感辛苦,自己這算是縱橫齊魯大地了,這一趟走過的路也有兩三千裡。
水泥大量投產,下一步是不是可以考慮建設“高速公路”?
最起碼城市街道要進行路麵硬化。
然後由諸侯國把他們之間的道路用水泥路連通。
這將是影響整個大商的浩大工程。
膠州和峽山接壤。
向東不過八十裡,就進入了膠州境內。
再前行不過百裡,已經看到膠州府城。
城牆並不高,城牆上的守衛也不多。
城門洞開,出出進進的人們往來不絕,一片繁忙的景象。
子受不禁點頭。
單從表麵來看,這膠州比較注重民生,是個務實的君主。
正在此時,城內禮炮連聲。
城門口一眾身著光鮮亮麗服裝的人魚貫而出。
為首一人,氣度不凡。
眾百姓見了,急忙跪倒齊呼:“參見侯爺!”
此陣勢,子受馬上知道,這正是膠州國主介不修。
介不修急走幾步,對著子受的馬隊拱手:“本侯膠州之主,恭迎大商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