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風雨,終於在年底之前,子受抵達南美北部東岸。
眾艦拋錨,小船登岸。
選好了地點,工匠開始鑿土伐樹,建設南美海港。
休整兩日,海港也初具規模。
從海航船上拉下戰馬。
每艘海船載有一百匹戰馬,六艘海船共六百匹。
子受點齊人數,六百騎兵整裝待命。
“你們六人一組,分成一百組,往內陸進發,尋找土豆。”
子受給眾人畫出土豆的形狀:“就是這個樣子,每人帶夠二十天的乾糧,沿途做好標記,十天後無論是否找到,必須返程!”
“我們二十天後再見!”
六百騎兵呼哨一聲,打馬出行。
留在原地的其他人,繼續建設海港,並把海航船上的貨物搬下來。
土豆,也就是馬鈴薯,南美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八千年到公元前五千年。
馬鈴薯起源於秘魯南部所在區域,馬鈴薯也是他們最早培育和食用。
這是一定會找到的,子受很有信心。
僅僅是七天過去,陸陸續續的就有人回來。
有人返回,子受是非常開心的,說明他們已經找到了土豆!
不過令子受驚喜的是,有一組騎兵帶來的竟然是紅薯!
這個根本是子受原先不敢想的東西!
上一世,傳入中國是在明朝萬曆年間。
因為它的產量大,不挑地方,可是好東西。
大商時期,一畝地小麥最多產量為百十斤,遇到荒年則是顆粒無收。
而紅薯畝產卻可以達到萬斤!
在那個餓到連樹皮都吃光的年代,甘薯不啻人間美味!
有了紅薯,大商人民還用挨餓嗎?
子受心情激動,萬分感激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主要就是我們原來說的“印第安人”,因為印第安人有貶損的意思,子受才說美洲原住民。
在後期到來的騎兵中,還帶來了“玉米”!
他們這裡的原住民,將野生玉米培育成了農作物!
而且生長期最短的隻要三個月。
這讓子受開心的笑出聲來。
玉米和大豆間隔種植的方法,充分利用土地和陽光,土地的生產效率將成倍的提升。
這次美洲,可謂真正的豐收!
“不惜重金,把種子帶回去!”子受大手一揮。
子受帶來了不少的真金白銀,相信這個都是硬通貨。
再不濟,就拿農具,甚至刀劍去換!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可苦了那六百匹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