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村委的會議,定了一個相當於市場價的折扣。
陳啟說就算米不是很出彩,但包裝一定要讓客戶覺得很好吃,很珍貴,很稀有,很高端。
畢竟口味這個東西,蘿卜白菜各有喜好,隻要不斷地宣傳好吃,眾口鑠金,也就自然而然的覺得好了,畢竟咖啡那種苦東西都能誇出花來。
隨著下水項目關閉,不可避免的就是遊客減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花錢來乾活。
隨著遊客減少,村裡的農家飯生意就淡了下來,村民掙不到錢,又開始怨聲載道的。
做事有時候就是這樣,初衷是好的,過程也是好的,但必須一直好下去才行。
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沉得住氣,也不能要求所有人的思想覺悟一樣高。
在小組討論中,大多數人說要等到明年,畢竟北方的氣候就這樣,這是不可抗拒因素。
關於那些抱怨的村民,有組長覺得無所謂,農民本來就是要歇冬的,彆搭理他們就行。
組長是從村民中選出來的,有這種想法也正常。
但陳啟和黎帆不這麼想。
黎帆說如果這樣,這個村子就會顯得很蕭條,我們現在正是宣傳新寧米的關鍵時刻,必須讓村子熱鬨起來。
陳啟附議。
經過幾天的商量,村子最終推出一項農家飯項目。
與新寧米相互呼應。
農家飯最近幾年被農家樂都宣傳爛了,沒什麼新意。
新寧村改變了吃飯的形式。
就是將垂釣池附近的回廊裝上了透明的厚簾子,作為餐廳使用,並購置了取暖爐。
取暖爐用來保證以後遇到陰天大風的日子,這個回廊餐廳能夠繼續營業。
長條回廊本就是用於休息,建設的偏寬,中間擺上了長條桌椅也不嫌窄。
一個個大鍋往附近一支,農村大鍋飯的感覺瞬間就上來了。
大鍋米飯和幾個大鍋菜,比之前單炒的小鍋菜節約了很多成本。
村裡將這些節約下來的成本,又用來采買更多的豬肉,大大提高了菜品的品質。
菜品價格適中,畢竟大老遠能開車過來的,兜裡都不差錢,價格在合理的範圍內就可以了。
再說主要菜品還是以白菜和豬肉為主,因為國家這幾年調控得當,這兩樣東西並不昂貴,而且價格穩定。
這個季節基本不會再出現十幾塊錢一棵的大白菜,二十大幾一斤的豬肉。
其次要保證的是大鍋菜的味道。
一個遊客過來,如果味道和菜品都不行,就算10塊錢,他大概也不會再來了。
如果價格適中,菜品沒問題,味道上乘,那他走的時候多半會獲得一個好的遊玩體驗。
黎帆在米飯上盛了一勺豬肉燉粉條,又盛了一勺油亮亮的紅燒肉,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可能是因為食物本身的美味,也可能是這個農家大鍋飯的成功,總是都是好的成果,心裡都是滿足感。
“這一生總要來新寧村吃一次秋收大鍋飯。”
他們用的是這個宣傳語。
陳啟看著黎帆滿滿的的大碗飯菜,笑說:“沒想到你這麼能吃。”
“我吃的很多嗎?”他們不是第一次在一起吃飯,黎帆看向他的大碗,上麵的菜比她的還高。
“你以前吃的沒這麼多。”陳啟實話實說。
“是麼?”黎帆看看碗裡的飯,又吃了一塊紅燒肉:“我沒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