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付出代價的,就該輪到葉羽了!
從京城到漳州,趙子漠和朱玉瑤連縣城都沒有進去過。
村莊各處都是乞討之人,到處都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流民。
離開了京城地界,朱玉瑤總算明白了那顆窩窩頭的分量。
窩窩頭的確是外界難得一見的美食,尋常百姓連喝頓稀粥都很勉強。
“雲叔叔……我餓……”
“給我忍著!等這匹馬跑死了就給你吃肉!”
對,馬匹跑死了也彆浪費,還能煮了喝湯。
喝完湯再找家驛館換一匹,一百兩銀子足夠讓他們跑到東邊沿海的平洲。
陳關被抓了,透露出趙子漠和朱玉瑤的去向。
於是京城到與黃州隻有一江之隔的漳州重重設卡,江麵更是禁止任何船隻通行。
漁船被鑿爛,漁民們哭訴著官府連他們這唯一的生計也要剝奪。
朱梁才不管那麼多,他隻要趙子漠和朱玉瑤的下落!
然而朱梁不知道,趙子漠根本沒有往南去,而是一路向東,藉由平洲的海麵去往黃州。
趙子漠不是沒有想過投奔他那其他三個兄弟,隻是其他三個兄弟的家人親屬同樣被扣留在京城,這三人難保不會選擇用朱玉瑤和趙子漠,與朱梁交換。
這樣他逃出來就沒有意義了。
一路上看到的反賊勢力都是土雞瓦狗,毫無利用價值,屬於會被葉羽一梭子子彈儘數射殺的貨色。
而朱玉瑤能聽到的,隻有一路上的謾罵之聲。
痛罵朝廷的賦稅之高,痛罵官員中飽私囊,痛罵這世道不公,讓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她第一次知道原來一兩銀子能買到那麼多東西,第一次知道原來三兩銀子就能挽救一個家庭。
而她身上最便宜的首飾,都值上萬兩。
她揣著那個小盒子,趙子漠知道,但沒有出手搶奪。
一百兩銀子足夠讓他們抵達黃州,而那小盒子裡的……
就是他東山再起的資本!
直到用最後的三兩銀子買下了一條漁船,遠離岸邊在海麵上飄蕩之時,趙子漠才終於出手,把朱玉瑤自以為隱藏得很好的盒子給搶到了手。
之後封入漁船的夾層,哄騙朱玉瑤說是“為了安全”。
漂泊無定的日子持續了半個月,又在海上飄蕩了兩天,黃州地界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
這段時間朱梁能用的方法都用遍了,甚至讓各州軍士朝葉羽喊話,交出郡主就封他做黃州太守什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