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太大,他們需要緩緩。
太史局裡,太史令依舊恍恍惚惚,有琅琊學派的官員則是滿臉激動。
他們琅琊學派祖師就是管周天子祭祀的,認為君王、臣子和百姓的德行同天地變化逃不開關係,學派裡的人都是有官身或者貴族之家。
這套理論到也經曆了兩百多年的發展,但皇帝官員都不喜歡把自己的德行和天下聯係起來,沒什麼君主搭理他們的學問,隻要他們的技術。
他們自己也隻能解釋,沒有確切的證據去證明自己學術的正確性,以至於學派一百年前就分了兩派,一個還在琅琊的東派,一個到了洛邑的西派。
太史令裡,琅琊學派的官員就是西琅琊的。
但是現在,看了今天的祭天大典,他們發現從前學派不強勢隻能給國家看看天象,沒法治理國家,那都是因為從前的都是假君主,這才是真天子啊!
他們琅琊學派都沒什麼人在鄉野,基本上門人都是在各國國都,他現在就修書,邀請師門的大家前來洛京,共議怎麼發揚學派!
而在洛京國邸,諸侯王們依次從四匹馬的馬車上下來。
武帝的孩子們,老大太子早死,最小的十三現在是皇帝,住在了玄雍宮。
從老二齊王到十二英王,已經也有兩年不見的兄弟們大家互相看了幾眼,還是發現和這群蟲豸沒什麼好聊的,決定各自回各自的房間。
齊王的院落,第五信之雙手背在身後,在房間裡不停走來走去,神情焦急難耐又不可置信。
他的長子第五思定歎口氣。
他父王第五信之作為武帝次子,隻比太子第五崇之晚出生兩天,結果待遇卻天差地彆。連名字都和太子最像,隻差了一個字的父王,一直就對長兄和父親心懷不滿,總想著什麼都做到最好,比過太子。
太子有了獨子取名求定,齊王就給自己的孩子取名思定。
結果太子死了,依舊是武帝心頭寶,轉頭就立了皇太孫,更是讓他父王心生不滿。
不同於其他後出生的弟弟,見識過大晉吞並諸國的齊王很清楚皇帝不是個好脾氣的人,哪怕滿腔憤恨,也半點不敢去挑釁皇帝。
兩年前也是因為武帝哪怕死了,餘威也在,皇太孫登基才那麼順利。
雖說以前有大哥,後有大侄子,但武帝在誰都不敢有彆的心思。
可換了第五小白這麼個沒家世沒特色的小弟,居然也能一舉越過他們這群哥哥,成了大晉天子,齊王知道,包括自己在內,哪個兄弟都是不滿的。
憑什麼啊,就因為他年齡小,和第五求定這小子關係好,就能白撿一個皇位?
來的路上齊王和其他人也都知曉了第五求定駕崩之後,第五小白做了的一些事情,但大家隻是覺得自己小看了這個不曾了解的弟弟,沒覺得他有哪裡特殊的。
今天的登基大典,祭祀時候他那通身的氣派確實讓大家改觀了點看法,可最後祭天的時候,偏偏天生異象,還是明顯青睞於他的異象,滿朝官員和祭祀的隨行人員都看了個清楚。
這毫無疑問就是天命。
可是憑什麼?
憑什麼他第五小白就有這個天命?
為何老天如此不公?
喜歡飛升失敗後成了小白皇帝請大家收藏:飛升失敗後成了小白皇帝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