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大家隻是發現陛下好像給人送了東西,但是第二天,大家就發現好像收到東西的人不少。
陽泉宮的太後與三公就不提,皇帝肯定繞不開這幾個人,剩下的人裡,九卿不一定全都有,九卿下麵的官員也有可能有。
比如在禦史府,除了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禦史中丞的姚章就沒有,低他一級的禦史丞潘侯反而收到了
在底下官員和他說起潘侯收到皇帝的賜的吃食時,他們也納悶著。
潘侯家裡也一般,不是什麼權貴,也不認識什麼權貴,更和皇帝沒什麼交情,怎麼就讓皇帝記住了?
思來想去,大家覺得,應該是那日宣政殿議事的時候,潘侯也有發言,被皇帝記住了。
於是大家開始翻翻腦子,想想到底他都說了什麼,發現好像也沒有說什麼論點,也沒真麼辯論。
嗯?不對勁,那這人到底怎麼就能收到皇帝給的食物。
關於有人收到了皇帝給的食物這點,本來大家還沒在意,但是越聊才發現皇帝不止是給幾個人,各個部門官員他都有給的。
發現比自己平級、品級低或者家世低的同僚收到了,但是自己卻沒有收到之後,大家開始心裡不是滋味了。
吃食是小,麵子是大。
比不上上麵的大人也就算了,怎麼連那個誰能收到陛下身邊進侍送來的吃食了,他憑什麼?
一開始隻是一點這種想法,後麵和其他部門官員一交流,發現大家都碰見了這種情況,廣大的中層低員裡,居然有那麼一兩個一枝獨秀的。
而且據說,陛下賞賜的兩樣吃食,都是之前沒有,他自己帶著宮人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做出來的。
從未出現過的吃食,有天子光環的陛下,瞬間,本來也不是那麼在意這個吃食的人,都紛紛好奇不已。
神奇陛下做出來的神奇食物,在大晉和諸國都沒有過的食物,是不是並非人間的食物?
這麼一想,本來不在意的官員們都開始又好奇又酸了。
姚章不好奇,也不酸。
他數了數,發現三公兩位太後除外,貴族裡頭,收到吃食的,隻有蕭太後和太皇太後的娘家,此外是先皇的母族。
九卿隻有少府和大鴻臚沒送,九卿下麵的官員更是隨機送。
少府那是純皇帝自己人,況且不送的原因搞不好是早就有了沒公開送,大鴻臚是一直就事情比較少,存在感較低。
他們禦史府除了頂頭上司,就潘侯和派出去管登聞鼓的薑茂了。
姚章就覺得,皇帝可能是真心血來潮,但是真心血來潮的話,那應該就直接上麵到中間的人全送了,不會從貴族到大臣,都是挑著送的。
他沒被皇帝記住這點,雖然可惜,但是時間有的是,姚章不急。
隻是他這麼想著,卻看見禦史府裡因為這事,不少人都格外關注潘侯,因為他們自己沒收到的事情而隱隱心有不平。
他陡然一驚,忽然又覺得皇帝不會做什麼無的放矢事情。
所以,這是在登基之後,皇帝開始試著掌控朝局了嗎?
玄雍宮崇德殿裡,小白做完日常功課,深感有丞相的時代皇帝的輕鬆。
豆腐量現在還是太少,他能送的人也有限,隻能想起誰就點誰的名了。
等學了的人再熟練一點,貯備的豆子和石膏也多一點,玄雍城也可以開始試著賣豆腐了。
喜歡飛升失敗後成了小白皇帝請大家收藏:飛升失敗後成了小白皇帝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