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買分製度,加分製度,太熟悉了,小小在旁邊聽的人都麻了。
【科舉完善的宋明清幾個時空,大家也不知道這個周信過得該怎麼評判。
你說他過得差吧,人家那是大晉第一次國考tpo1,一出來就做了郡守,管的還是敦煌這麼重要的地方,一看就倚重非常。
可堂堂大晉第一位狀元,就在這地方吹風吹了好幾年,整天忙得腳不沾地,好處是孩子能加分了。
隻是加分,他居然忙得連孩子都沒有,這真的魔幻的。
而且萬一孩子以後加分也考不上怎麼辦?
壓根都還沒搞科舉的漢,缺錢的劉徹也在思考,要不,給太學也放開點名額,搞這個買分製度,多少也能掙一點不?】
騎著駱駝在絲路上跟著商隊走了幾天,他們又換回摩托去河套了。
河套的朔方大牧場看的小小開了眼,觀眾們也看呆了。
【大宋朝的觀眾們沒想到自己還能有看到河套這麼牛馬成群的一天。
多繁茂的水草啊,看看那黃河水清的,看看那草高的,看看馬,一個個多神駿啊。難怪主播在長安騎的隨便一匹馬都那麼優秀呢,人家就不缺好馬!
趙匡胤看的饞死了,都恨不得拿出自己的小金庫,私下找主播做中間商,買一些那個朔方牧場的馬,優化優化他們大宋的馬兒基因。
劉徹和嬴政也很眼饞,但他們現在手裡是有這些領土的。不管了,吩咐下麵,我也要看到我的大秦/大漢有這樣的牧場!】
“這位是漢斯,奇水學派的弟子,我們河套牧場的負責人。現在草原和牧場的牧草技術,可都是他的研究呢!”
漢斯嚴謹道:“是我和陛下、師兄們一起的研究,隻不過後麵都是我主導的罷了。”
“漢斯先生,幸會幸會!”叫這個名字,還這麼嚴謹,小小都想上去找他握手了。
有漢斯在,牧場的牲畜數量、牧草數量和工作人口年年都有,不需要他們額外做統計,小小第一次隻要來玩就好。
本地養出的羊,配上絲路賣進來的香料,那滋味,絕了,讓小小終於有了自己是出來旅遊的快樂。
在敦煌的時候,她最多也就去玉門關玩一玩,不能出關,但是在河套,她可以出朔方城,去外邊草原的關市和歸晉城玩。
歸晉城沒有城牆,到處都是紅磚平房,牧民們都照常生活,放牧割牧草,也會自己撒下一些穀物來種。
劉德給小小介紹:“這是我們歸晉城,這是歸晉城的城主攝圖,位比郡守,這是副城主巴勒米……”
也算是曾經跟在天子身邊的老熟人了,劉德看見他們一個個都已經跟長城裡的官員沒什麼差彆了。
攝圖和巴勒米很熱情的接待了許久未見的劉德和巡撫一行人。
這兩位,包括現在歸晉城的所有人,幾乎都沒有一個是草原貴族,都是再普通不過的草原騎兵和牧民罷了。
他們能把歸晉城管理成現在的樣子,帶著牧民注意草原環境,種穀物,收牧草,可謂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晚上的時候小小吃了一些各種麥子混雜起來做的餅,隻能說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品種,黑麥這玩意兒的味道都一言難儘,還好有彆的麥粉撐著。
【大明,有學生觀眾很是激動:“果然,能馴服人類的隻有糧食作物!哪怕是草原人,也能被存活率超高的黑麥馴服,安定下來!”
之前他們看過糧食作物和人類文明的科普視頻,對顛覆他們固有概念的麥子記憶深刻。
小麥的種子需要精耕細作,還挑氣候,但是彆的麥子,比如黑麥和大麥,這倆可是再苦寒的地方都能種,主打的就是一個生命力旺盛。
他們大明目前朝廷主要是努力發展火器和海貿,北邊的草原人也不能就不管了,重點還是武力對抗,架著火槍火炮防止他們南下。
隻是現在看見那草原人都住下來,半農半牧了,種些穀子存些牧草,不用火槍也能讓遊牧民族從馬背上下來,一些也想著擴大領土和人口的人,覺得可以試試學穿越者,以和平點的方式慢慢擴張。】
【秦漢,他們一個北卻匈奴七百餘裡,一個也給大漢對外戰役打了翻身仗,正是要考慮內外發展的時候,現在看了第五小白的歸晉城,在思考學習的可能性。
隻是看主播在歸晉城玩的開心,這次是連衛青都忍不住想吐槽了:“我大漢也不是沒有匈奴人,我北上的時候隊伍裡也有匈奴士兵,但怎麼我們這邊的匈奴人,麵相都比那邊匈奴人惡。”
就不說第五小白開掛一樣的北卻匈奴,怎麼,同樣是一個匈奴副本,他們那裡的人,基因都更善良點是嗎?
因著衛青這話,劉徹這才來看看歸晉人的模樣,臉上乾乾淨淨,頭發也是梳整齊編成小辮子,胳膊上也沒瞅見有什麼紋身。
你說這是歸晉的匈奴人?
我看像是跑到草原的晉人!
劉徹也無語了:“這種外麵的敵人,就不要還給他降低難度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