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提示:這個帖子差不多零幾年時間線,會有一個後世網友不同時間對大晉的認知變化)
《扒一扒神秘的天朝皇帝》
樓主:如題,好奇大晉神秘的聖天子,我們自有曆史記錄以來,中央王朝的皇帝就沒一個是他這樣,諡號廟號都沒有的,為此樓主特地查了很多資料一樣樣來和大家討論,歡迎同好一起。
鎮樓圖就放個大晉版圖吧。
圖jpg
2樓(樓主):沙發自己占了,好,現在開始先說一下我為什麼會發這個帖子。
先簡單梳理一下曆史,小夥伴們知道,咱老花家一直就是藍星扛把子,很早的時候就發展出了文明,炎黃時期一直發展,直到周天子的分封製把中原不同地方的人連成了一個家。
分封製在當代太先進,也太穩定了,能讓社會好好發展,以至於哪怕它開始和新時代產生衝突了,諸國並立之時依舊有不少偉大的先賢學者來為周禮哀歎。
但是很快,沒時間給這些學者傷心了,緊接而來的大晉,開啟了兩千年的中央大一統集權王朝的曆史。
大晉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上三百年,下兩百年,超長的五百年曆史,是其他所有封建王朝都可望不可即的,其他能撐過一百多年的都算它厲害。
晉之後,又是趕上極端氣候變化,又是中原吃雞大賽,混亂了兩百多年,對著周邊橫踢豎卷,新的魏最後還是用上了晉的製度。
魏之後又是梁、應、周、元、安、明,至明,封建社會內部矛盾徹底彈壓不住,全世界一起大變革,我們壓抓住了機會,成了現在的左邊陣營扛把子
3樓(樓主):在我們小學的朝代歌上,會有大晉這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存在;在初中曆史上,大晉的知識點就是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晉武帝是第一個皇帝;高中,語文課上也到處都是成非的文章詩賦(我恨成非!)
高中的曆史課本上,在其他王朝都是幾章紙帶過的時候,大晉的每一個方麵,都會單開一張紙。
而據樓主所知,在我爺爺甚至我父親的課本上,高中課本上是並沒有這麼多內容的,他也很驚訝我們現在高中關於晉的知識有這麼多。
樓主爺爺搞土木的,現在也退休了,乾脆來跟樓主一起收集整理資料。
要說對我們關於大晉曆史認知,除了我們現在的晉族,什麼柳郎半麵,劉女傳藝、念魯井、都江堰。燕王坑、先賢街,還有長安城、長樂學宮、未央學宮,以及鐵麵無私青天的薑茂、法醫鼻祖第五午止、絲路大使仝拾、閔子遊,鎮遠將軍周祀、飛將軍東方旦、傳奇草原商人……
這麼多的名人和曆史典故,但是樓主是自己上了高中才知道,他們都是同一時期的,都是在同一帝王手下的。
這些東西都是樓主從小看各種影視作品都會有的東西,尤其是傳奇商人塔木圖的故事,改編的動畫《小小商人》真的好看,看的我從小就想去內蒙經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多有名的人,我們可以在某一個人的故事裡看見其他人,比如看《薑青天》的時候,開篇第一個故事就是劉芍,但是從頭到尾,皇帝的角色都沒有出現過。
其他影視作品裡,也是一樣,作為這麼多名人背後的皇帝,為什麼電視劇從來不拍他,課本上會介紹,但是需要自己找,才會發現那些人都是集中在一個時間段活躍的人,都是大晉昭明年間。
所以,為什麼這麼一個知名的皇帝,我們很多人卻是因為一些晉墓考古之後,近三十年才知道他?
4樓(隻醉清風):看來我來的挺早,加入討論。
準確來說,其實隻有封建王朝被推翻後開始,整個封建曆史,包括大晉在內,其實都不被重視,當時我們都忙著操心世界巨變來發展自己了。
封建王朝都被推翻了,那些什麼皇帝、清官的故事,自然就不受歡迎了,我們的教育也都變成了科學文化為主。
事實上,在所有封建王朝,晉朝,尤其是昭明年間在位的那位皇帝,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知識分子和上層社會憧憬的對象。但凡有官員看自己皇帝不順眼的,勸諫都是說“陛下不如聖天子”“陛下應學聖天子”“昔日聖天子治理大晉……”
可以說,隻是我們現代社會的人對封建社會不了解,哪怕離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一百年都沒到,我們這幾代人就已經和封建社會完全是兩種人了。
人家封建社會裡,大晉和聖天子是頂流。
樓主也說了自己不是專業的,在大學的曆史專業,大晉的曆史研究其實從我們建國以來也是大熱門。
5樓(樓主):感謝四樓網友解惑,樓主確實對曆史的學習很淺薄。想問一下,既然對大晉的曆史研究,從建國以來就是熱門,為什麼我們關於大晉的曆史認知,卻普遍不如對周和明呢?而且還是近三十年才開始加強對晉的知識教育。
6樓(隻醉清風):因為大晉太久遠神秘了,兩千多年的第一個古代大一統王朝,還是命最長的那個。哪怕晉末天下大亂,中原吃雞的那幾家起家都是打著匡扶晉室的名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