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果然眼光不俗!”
安寧並未否認,隨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
“西夏自未建朝之始,同本朝便矛盾頻發,其中根本矛盾便是在這“鹽”字上麵。”
問西夏經濟一項極大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答案自然是鹽,還是比之北宋這裡便宜十倍有餘的鹽。
西夏特產的青白鹽。
本朝自開國以來,實施的便是鹽鐵官方專營製度,而專營,大多時候意味著其價格瘋狂上漲,尤其是在朝廷財政不支之際。
兩宋中後期,光是鹽這一項搞出多少荒唐事,簡直將剝削二字刻入骨髓也不為過,甚至一度逼的剛入手的燕雲六州內民怨沸騰。
當然現在也好不到哪去就是了。
安寧看過早年的賬冊,本朝鹽價各地不同時間常有不等,但最低的時間,開國那會兒也在四十餘文往上,高者雖沒到後來的接近三百文天價,但百餘文亦不是假的。
在曆朝曆代都屬高昂之列。
然朝廷從鹽戶那裡收的鹽價格幾何呢?
答案是僅僅四文不到。
這期間,差價何止數十倍之多。這也是民間私鹽屢禁不止的真正原因。
這種時候,西夏更為廉價的青白鹽市場自然變成了邊地百姓首要選擇,用以交換日常所需大批量物資。
西夏黨項一族領地,沙漠居多,物資更可以道一句貧乏,糧食更是短缺,可以說,鹽這一項,屬西夏人的經濟命脈亦不為過。
“的確!”對麵,章惇點頭,手中黑子同樣不失力道:
“一旦失去了價格優勢,無論明暗,這條經濟脈絡自然也就徹底消失,屆時一場硬戰自是在所難免。”
“想來陛下已經做好了準備。”
安寧微微揚眉,並未否認。
伴隨著手中最後一顆白子落下,這場膠持已久的棋局終是落下帷幕。以安寧勝過二子結束。
“看來章卿近來技藝略有生疏啊!”
回答她的章某人一聲頗為浪蕩的輕哼:
“生疏與否,陛下再多試上幾回不就知曉了!”
安寧:“……”
嘉祐五年
在安寧技術支持,外加兩位大臣格外“配合默契”之下,各地鹽價均開始大幅度回落。當然其間涉及的利益牽扯自是不少。
借此機會,安寧複又快刀斬亂麻清理掉不少朝臣,就連包拯,也被安寧從禦史台重新調入三司使。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位於各地鹽政肆意苛刻百姓早已不滿許久。
如今有了機會,自是要努力發光發熱,最主要的,這位包公可不是啥手軟之輩。
“果然,這兩人不愧天作之合啊!”
翻閱著各地傳來的消息,安寧忍不住輕嘖一聲。
同一時間,揚州府衙
接到朝廷傳來的消息,兩個你來我往爭執了大半晌,這會兒正臉紅脖子粗的中年儒生忍不住對視一眼,複又在下一秒齊齊扭過頭去。
須臾,一位身著駝褐色鶴氅的中年儒生方才似有驚異道:
“好快的動作,看來官家這是早有準備!”
拿過公文瞧了一眼,一旁的司馬光不置可否,隻徑自抿了口手中清茶,顯然對此並不十分意外。
隻語氣不免帶著幾分複雜道:
“王兄這些年怕是在偏遠之地呆久了,孤陋寡聞,須知咱們這位官家可素來不做無準備之事。”
司馬光毫不懷疑,依那位情報消息的厲害之處,怕是早在之前,這裡的情形便已經被摸的差不離了。
而他們二人,皆不過這位手中之刃罷了,尤其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