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安寧再回到空間已經是幾十年後。
不得不說,萬事無需操心,悠閒養老的日子確實舒坦。因著日子快活,外加一直習劍身子還行,這輩子安寧活的倒是蠻久。
一直到九十來歲還能跟自家女兒遊園觀景,偶爾還能切磋一波劍術。
因著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又有底下一眾皇孫們爭權,起碼安寧離世之前,自家閨女並沒有出現昏聵的跡象,依舊牢牢把控著軍政大權。
當然也有農業高速發展下帶來的一係列手工業,副產業的變革。海外貿易以及各地商貿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自然也會順勢衍生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沒有徹底安逸的外在環境,自然也沒了上位者躺平享樂的溫床。
不過這些,跟安寧這個萬事不管的老太後可沒太大關係。
順利收下原身給出的一百積分。這輩子原身最大的心願無非是家裡不要出事,姐妹們平安順遂。
有手攬大權的太孫,甚至皇帝侄女兒,幾個姐妹日子自然無需多言。
那位三姐夫陳回更是極為識趣,哪怕後來官至一部尚書,甚至走入內閣,身旁都未曾有過旁人。子嗣更是唯有三姐生的陳大郎。
那些鄉下的兄弟姐妹雖偶有資助,卻也從未讓周三姑娘操勞過一星半點兒。
可以說,三姐雖開始物質上難適應了一些,外加枕邊人涼薄叫人有些齒寒,最後也算得償所願。
畢竟如當日蔣氏所料,這位陳三郎確實是個有本事之人。
不過跟這位官運堪稱順暢的三姐夫相比,韓家大郎可就差的多了。
珺兒本身武藝超群,身後所追隨的有本事的將領多不勝數,韓大郎又不是什麼經天緯地的人才,頂多算個中上。
哪怕是親姨父,沒有出眾的本事,憑什麼要提拔?
她堂堂太孫,又不需要倚賴外戚親族?
再說,自家母後對這大姐夫感觀也不過平常罷了,有這閒功夫,順手提一波頭腦還算靈光的表姐表弟不好嗎?
不更省事一些。
隻不過這些看在韓大郎,甚至侯府眼裡究竟是什麼含義就猶未可知了,尤其在同官職節節攀升的另一位連襟對比之際。
當然最無語的屬於周大姑娘。
就問人到中年突然收到自家相公一大波殷勤的周芸:“………”
其實真沒必要,真的,若非多年教養,周大姑娘險些忍不住翻個大大的白眼。
若是年輕那會兒就算了,這會兒……
目光在對方明顯有些痕跡的臉上轉了一圈,周大姑娘麵上不動,心底的無語更重了些。
既沒有五妹夫的姿容,又沒有三妹夫的體貼才情,說實在的,這些自以為意的殷勤她這會兒是真不怎麼需要。
有這閒功夫,還不如去同自家姐妹們聚一聚,再不濟聽著底下各房妯娌花式逗趣也不錯。
一想到素來端莊大方的大姐姐吐槽這些時的表情,安寧就忍不住有些想笑。
不過也是,身後有強勢的靠山,幾個姐妹本人又是聰明懂得經營之人,自然個個過的不錯。
一直到安寧七十來歲時,幾個姐妹還能聚在一處喝茶聊天。
至於原身小弟,雖說資質平庸,但為人卻有幾分刻苦,最後還是在三十歲之前中了舉子。
瞧他實在老實,又不是當官成才的料,到底是自家母後唯一同母弟弟,上官珺乾脆隨手一揮,給了個不大不小的爵位。
有這層關係,分家後帶著自家姨娘日子也過的不錯。
反倒是周父,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床上苟了那麼久,偏偏就在珺兒登基後不到幾日不幸去世。
同他一個路數的還有周家大哥,眼看著原本承恩公的爵位不到半年重新變成伯爵,蔣氏:“……”
不說蔣氏,這倒黴程度連安寧都愣了一瞬。
好在興哥兒雖不十分聰慧,官場上倒也有些作為,算是蔣氏為數不多的寬慰了……
回憶片刻,安寧這才不緊不慢地打開劇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