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僧待三個徒弟十分和藹,平常事不會過分苛責,該教訓時也不會輕輕揭過。
雖是如此,這位唐僧也從來未曾念過金箍咒語。
他隻會針對徒弟犯下的錯事讓其補救,同時自己也親力親為,以“徒不教,師之過”為由,與徒弟共同彌補。
唐僧常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他如此說,便如此做。
平日裡的一言一行從未懈怠,切實的踐行自己說過的話。
前後對此,加上這位唐僧人格魅力斐然,豬八戒和沙僧皆對這位師父用上真心,彆的不說,至少不會陽奉陰違。
對唐僧的性命的在意不再是受由菩薩命令,而是出自本心的願意去保護。
茗月也對這位唐僧很佩服,心行合一的人難得遇見。
她自己做不到,對能做到的人就格外敬佩。
為此,她還特意詢問了唐僧需不需要為其準備一匹腳力。
唐僧搖頭拒絕,“為師既是去西天求取真經,自然是一步一步親自前行。況且你們是為護送為師而來,哪有讓你們走路,為師卻由獸代步的道理。”
唐僧一路做事親力親為,與茗月三人相處得極為和諧。
與看得順眼點人同行,茗月也沒有陽奉陰違,伺候的事情她不會做也不願意做,這打妖怪上天搬救兵的事情她還是很願意的。
唐僧是凡人,腳力慢,每次隻要唐僧被抓,她象征性的打上一打,再上天搬救兵。
往往這個時候,她的天賦技能基本都冷卻了。
每次搬救兵,都是她進貨的時間。
當然,要是遇到的妖怪身上有讓她心動的技能,那自然還是將技能用在妖怪身上。
一行四人,就這樣穩穩到了西天。
唐僧取得真經,脫去肉體凡胎。
茗月三人也各自獲得屬於自己的佛號。
同時,茗月終於從覬覦已久的佛祖身上複製到技能:掌中佛國。
另一邊,恢複真身的金蟬子天都要塌了。
不僅沒有取得真經,功德加身,反而欠上了超大一筆外債。
也因此,讓他看豬八戒和沙僧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時常對著豬八戒和沙僧冷嘲熱諷。
對茗月也沒有個好臉色,認為要不是茗月不在,他也不會被逼迫簽下賠償人參果樹的契約,更不會被小小白骨精吃掉轉世身。
不過茗月實力擺在這裡,在金蟬子第一次譏諷她時,就被打得鼻青臉腫。
後麵,金蟬子就老實下來,隻單純地針對沙僧和豬八戒。
在釋迦摩尼的地盤留下空間坐標後,茗月去尋了孫悟空。
知道茗月是替孫悟空完成西行之路的人,菩提祖師待她很是親近。
茗月借機直接住下,花了幾年時間將菩提祖師的技能和寶貝複製了個大概後,開始到處雲遊。
她目標明確,專門盯著道教的那些人複製相似的技能,讓技能進行融合。
同時,部分喜愛的獨一份兒技能和那些法器、靈寶也沒有放過。
三清雖已在封神量劫後服下隕聖丹,不再是聖人,但他們聖人的技能、眼界沒有變,隻是實力不足以發揮而已。
茗月硬是憑著厚臉皮和修煉出來的超高實力將各個聖人的道場都光顧了幾次。
雖然量劫不斷,導致這個世界的戰力體係像是洪荒閹割版,但對茗月來說都是好東西。
將整個西遊世界羊毛薅得差不多了,茗月也沒急著走,而是帶著孫悟空到處溜達玩耍。
直到第三萬八千個年頭,她終於在蛛絲馬跡中找到了鴻鈞的蹤跡。
鴻鈞融道後便基本不在他的道場出現。
茗月還是帶著孫悟空上天入地,甚至穿破了天際時偶然發現的鴻鈞氣息。
這是一處天外天,鴻鈞的真身也並不在此,但偶爾會有鴻鈞的化身出現。
茗月帶著孫悟空費了好一番波折,才終於混進這天外天。
鴻鈞身上的技能複製得差不多後,茗月在這個世界就沒有什麼必須要的了,隻到處遊玩找樂子,在天賦冷卻時複製‘靈’,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
勉強將生命層次提到四階,茗月終於玩膩,準備離開這個世界。
她沒有勉強孫悟空直接跟他走,而是準備等孫悟空活完這一世,先過完完整的一生。
過完自己的一生,多出來的時間,才是屬於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