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天後。
小田宅,書房。
書桌上放著一份電報,但這不是蕭誠自己用電台接收的,
而是讓一位工具人從電報局取來的明碼電報。
這是那位帶著四張照片前往美國的幸運兒在大限來臨前,
從芝加哥電報局發來的普通民用電報。
這次既然是由“九頭蛇總部”出手,在完成計劃的同時,向美國分部展示實力,
調查這四名佛波勒探員行蹤的任務,自然是不能交給埃德蒙去做的。
讓劉璐小組去調查也不合適。
開玩笑,這四人之中,有一人將會以刺殺杜魯門行動的指揮者身份出現。
勞拉·珀斯特可是目前支持杜威的最大金主。
萬一留下什麼線索,可就真的說不清了。
因此,蕭誠選擇了另一種方法。
讓工具人在抵達洛杉磯之後,立即乘坐最近的航班前往芝加哥。
至少在1944年,這四名佛波勒探員都在芝加哥,
資料上還有他們當時的一些情況,甚至包括住址。
工具人在芝加哥一下飛機,直接找了一家私家偵探社。
沒錯,蕭誠想到的辦法,就是請私家偵探替自己調查這四名佛波勒探員如今的情況。
雖然在後世,佛波勒和中央情報局齊名,
不少人甚至搞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彆。
但實際上,由於佛波勒的職能是針對美國本土,
很多時候其實並不太像特工組織,反而和警察更像。
與之相對的,就是佛波勒探員的身份保密程度,也遠遠不如中央情報局特工。
這四名佛波勒探員既然曾經在芝加哥和約瑟夫·布魯諾長期打交道,
自然就會在芝加哥留下不少自己的痕跡。
對於普通人來說,要調查或許很難,
但這些專業的私家偵探,一定會有他們的路子。
至於是否合法,那就不一定了。
當然,蕭誠也不會在乎這個。
果然,在巨額美鈔的感化之下,這家私家偵探社發揮出了極高的效率。
在工具人給出的期限,也就是他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之前,查到了其中三人目前的下落。
蕭誠拿起電報,上麵除了四個人的名字用特定字母代替之外,全是明碼。
佛波勒果然也是高危職業,除了沒能查到下落的那一位,
另外三人之中,有一人已經死了,在1945年卷入一起黑幫火並,被流彈擊中身亡。
既然如此,那就簡單了,二選一就行。
咦,這兩位現在竟然都不在佛波勒任職了。
是轉行了嗎?
蕭誠繼續查看電報上的內容。
這個叫丹妮絲的佛波勒女探員,目前在。。
紐約馬爾克斯集團擔任總裁秘書?!
原來不是轉行,是做臥底了啊!
不得不說,這位丹妮絲女士的運氣著實不錯。
這臥底的地方選得是真好。
既然她現在的身份是馬爾克斯集團的總裁秘書,那這次任務就肯定不能選她。
蕭誠是不會讓這次的行動,和劉璐小組扯上任何關係的。
沒辦法,現在隻剩一個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