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保密措施做得足夠好,能夠在不驚動胡佛的情況下,直接拿下他。
也未必能保證他無法反擊。
以胡佛的精明,一定是留有後手的。
如果他自己突然被拿下,
甚至是死亡,不論看起來是不是意外,
應該都會有人替他將能讓全美政壇掀起大地震的黑料公之於眾。
誰知道會爆出什麼驚天秘密來?!
沒有人敢賭!
哪怕是身為現任總統的杜魯門也一樣。
既然如此,哪怕是自己勝選之後,也隻能“大度”諒解胡佛公開站隊杜威的行為。
甚至還得安撫他,公開向他投遞和解信號。
以防胡佛覺得自己要清算他,因此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行為。
此次的刺殺事件,更是讓杜魯門看清了胡佛到底有多麼無法無天,真要逼急了,他是什麼都乾得出來的。
這尾大不掉的佛波勒,真像是美利堅的一顆毒瘤。
既然將胡佛免職,甚至清算並不可行,那麼,如何處理合適呢?
杜魯門在房間內來回踱步,考慮著解決方法。
嗯,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既然無法拿掉胡佛,那麼就扶植一個特工部門與之抗衡吧。
扶植哪一個呢?
目前為止,也隻有中央情報局有這個潛力。
可是,中央情報局的職能和佛波勒有很大的區彆,主要是對外的。
與佛波勒產生重疊的職能並不多。
而且,中央情報局就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嗎?
這可未必!
戰略情報局可是自己下令解散的!
當年的戰略情報局規模極其龐大且臃腫,雇員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四千人。
戰爭時期也就算了,在戰爭結束之後,國會的老爺們可不願意繼續為此支付巨額經費。
沒有經費支持,如何繼續維持如此龐大的對外特工部門?
不解散能行嗎?
雖然在解散之後,戰略情報局各部門的核心骨乾,通過分散到了多個部門的方式,保留了下來。
但還是有很多外圍成員就此被解雇,大量的海外工作站也因此關閉。
解雇了多少人呢?
答案是兩萬兩千多人!
原本龐大的戰略情報局,隻保留下來了1967人!
可是,因為戰略情報局的解散,美國的情報係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產生了大量的混亂。
因此,在戰略情報局被解散一年多之後,杜魯門才重新以這幫人為基礎,組建了中央情報局。
這個中央情報局和原來的戰略情報局組織架構幾乎一模一樣,基本上就是改了個名字原地複活。
當然,中央情報局目前的規模遠小於原來的戰略情報局,隻有兩千人左右。
其中有一千五百多人,都是之前戰略情報局各部門的骨乾。
因為這次變動,要說這些原戰略情報局人員沒有怨言,杜魯門自己都不會相信。
此次大選,自己明明暗示過他們,希望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杜威競選團隊的情報。
可是,中央情報局這幫家夥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違規的事絕對不做。
要不是剛剛重新組建沒多久,根基還不穩,不敢讓自己抓住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