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文問:“你們看了彼得洛夫最近的直播間了嗎?”
欒教授點頭:“看了,果然又是高水平的表現,尤其是生長速度方麵……”想到之前海水稻的事情。
一個月之內就成熟。
最初自己還持懷疑態度,但事實勝於雄辯。
楊軍民對此也有深刻印象:當年超級棉花也是一個月就完成了生長周期,實在是匪夷所思!
林雅文接著說:“我有種預感,江木這次研發的大豆確實有可能非常高產。”
欒教授感歎道:“這得多幸運才能達到千萬分之一的機會啊!”
而楊軍民則不同意這種觀點:“我認為關鍵在於他在報告裡隱瞞了重要數據,導致他人無法複製實驗,隻有他自己才能做到。”
林雅文讚同地說:“的確很符合邏輯解釋這一現象。”
隨後她補充:“如果不小心泄露出去讓其他國家掌握這項技術就失去競爭優勢了。”
……
最近工作之餘倪部長也愛上看這類節目,雖然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但其實是因為它讓他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大豆實際狀況,所以總是充滿喜悅感……
櫻花國內某處辦公室內。
藤井心情複雜地觀看屏幕上的內容。
雖然曾派出兩人悄悄打探消息。
可畢竟手段隱蔽不夠公開透明。
反倒不如光明正大的直播效果顯著。
於是乾脆叫停任務轉為在線觀看模式……
第五天時。
直播中的畫麵再次刷新記錄。
此時豆株已達半人身高度,密不透風。
身處其中笑容滿麵。
他對鏡頭解釋說:“各位觀眾現在進入快速生長期階段,需要大量水分與養料進行輔助。
一般情況需澆水施肥,但我注意到即使沒有額外施加任何物質,這裡依舊茁壯成長。
因此我計劃冒險不做傳統操作試試看結果如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病蟲害問題及雜草生長狀況;然而眼前景象表明幾乎不存在此類困擾;詢問專家得知可能是基因自帶抵抗力,自然減少了汙染風險;對於不可避免出現少量野草則並不在意。”評論區裡網友們聊得熱火朝天。
“其實很簡單,這片大豆長勢這麼好,有點雜草又算得了什麼呢。”
“沒錯,什麼雜草能跟江木教授培育的植物搶營養呢?”
“你看這些大豆每天都長得不一樣,還沒等雜草長高,大豆就已經成熟了。”
彼得洛夫笑嗬嗬地說:“看來大家都挺懂的,你們說得很對,等大豆長大了,下麵的雜草因為得不到陽光就長不起來了。”
時間飛快地流逝。
眨眼間半個月過去了。
彼得洛夫的粉絲從300萬增長到了1000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