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馬上決定出手。
不隻是為賺錢,更為了讓背後的支持者看到他的能力。
“這麼嚴重的天災,不太會有意外了吧……等到大米價格增長20時我就撤退。”
布朗恩暗自下了決心。
畢竟,龍國已經研製出了耐鹽水稻。
就算南方大麵積受損,一個月之內也能夠恢複生產。
這次交易的關鍵就在於速度。
快買快賣。
於是讓手下購買了價值一百億美元的大米期貨。
隨著大量資金湧入,一天時間內,大米價格又增加了10。
前景十分樂觀。
……
轉眼間十天過去。
進入七月初。
長江周邊依舊雨水不斷。
有時是大雨,有時小一點。
土質吸滿了水之後。
多餘的水無法滲入地下。
各條支流繼續將水流送進主河道。
三峽水庫。
集團領導人帶著團隊檢查水庫狀態。
“吳總,蓄水量已經達到180米高程了,需要擴大排水口。”
大壩工程師急迫地說。
三峽正常的儲水平麵高度應為175米。
而最高點是185米。
總容量接近400億立方米。
當前水量已達180米高。
再加上上遊仍源源不斷的水源。
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
水量就會超出極限高度。
那將是前所未有的災難。
“擴大出口會造成新一波高峰……”
負責人猶豫不決。
但工程師堅持道:“但如果三峽垮掉,結果更加糟糕。”
最終領導歎了口氣說道:“你說得對,我會去向上級彙報情況。”
當前水庫已逼近曆史最大儲存量。
必須泄洪。
然而,長江自身也是滿載狀態。
在此時機進行放水,等同人為製造了新的高峰潮。
儘管如此,對於防汛指揮部門而言彆無選擇。
三峽大壩不得不采取措施減少壓力。
消息發布後,引起了全國廣泛關注與恐慌。
“三峽開始放水了嗎?天呐,下遊能頂得住麼?”
“不會引發更大災害吧!!!”
“大壩難道不應該阻止水患發生嘛,為什麼偏偏這時候要排放啊?”
“因為水庫的承受能力有限,長期暴雨條件下,其功能也將受到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