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成本稍微高一些。
每份成本大約是20元。
定個30元的價格,還算是公道。
政府願意購買是在午飯時他們商量好的。
畢竟神農集團也是要運營的公司。
不可能一直無償提供自己生產的種子。
而且免費的東西往往不會被人們珍惜。
甚至還會被視為理所應當。
“30元……”
蔣局長心裡咯噔一下。
一顆種子就得30元,要是需要100萬顆種子,那就是3,000萬元?
環保局哪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呢。
“江教授,想要治理好整個護城河得買多少種子啊?”
蔣局長忐忑不安地問。
江木想了想:“每顆種子可以覆蓋約10平方米的水麵……10萬顆就夠了。”
聽了這話,蔣局長鬆了口氣。
10萬顆種子就是300萬元。
這樣看來,環保局還能承受得住。
“沒問題,我馬上派人去取,付款手續會按流程走,但我儘量催促財務部門儘快完成支付。”
當天傍晚。
環保局收到了10萬顆種子。
蔣局長隨即去找謝市長彙報。
“謝市長,我發現了解決辦法了。”
蔣局長高興地說。
“哦?什麼方法?”
謝市長迫不及待地追問。
雖說今天早上他給蔣局長下達了一個任務,要求在一周內解決護城河汙染的問題。
但實際上他也怕完不成這個目標。
到時候上麵來檢查,受牽連的是他。
因此今天白天,他在工作之餘特意找了財政局局長,想看看能不能再擠出一點資金。
他還計劃第二天開個協調會,儘量調動一切可用資源應對護城河的汙染問題。
沒想到這時卻聽說蔣局長已經有了方案,確實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畢竟,要快速有效地處理護城河汙染,並不容易。
據他白天詢問了多位專家後得知,這至少需要數百萬的投資。
效果還不一定好。
蔣局長沒繞圈子,直奔主題:“是江木教授,在崔副市長的幫助下聯係到了江教授。他同意幫我們,並且下午就研究出了一種可用於淨化水質的新型水葫蘆。我們也已經拿到了種子。”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