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種植者還是賣家都有可能是幕後推手之一。
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惜采用欺詐手段。
把有問題的貨物以次充好推向市場。
這樣的做法實在讓人憤怒不已。
記者偷偷去訪問了一些農戶。
這些農戶們很直接地說:“咱們自己都不會吃自家種的枸杞。”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種的枸杞都用硫磺熏過。
而且還是他們自己乾的這件事。
是不是因為沒錢,所以為了經濟利益才這麼做?
其實不是。
種枸杞非常賺錢。
就算不用這種不正當手段,也比種其他莊稼掙錢得多。
種植小麥、玉米或水稻等糧食作物,基本上是剛好回本,有時還可能虧錢。
但種枸杞這樣的經濟作物,一畝地至少能賺幾千塊,甚至上萬。
再加上能夠種枸杞的地方,每家少說都有幾十畝,有的還承包上百畝。
因此,他們的收入遠超普通打工族。
然而,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喪失了良知,生生地讓本來好的枸杞變得不敢喝。
簡直是傷天害理。
正因為從一開始這枸杞就不怎麼好,後續處理也越來越糟糕。
所以江木對於枸杞行業並沒有什麼負擔感。
將來即便摧毀整個市場,他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反正現在的市場亂七八糟,一般人壓根兒不敢碰。
那就樹立一個榜樣吧——
神農集團的枸杞。
以後大家隻買神農集團的枸杞,可以倒逼普通農戶不再隨意處理枸杞,更不能用榴蓮熏蒸了。
江木決定不再慣著這些農戶,也不管他們是否能在競爭中生存下去。
他從集團種子庫拿出一些枸杞種子,親自在辦公室裡動手研究。
一般而言,枸杞喜歡長在含沙量低的土壤裡,還得排水方便。
因此,大多數枸杞種植於北方,尤其以西北為多。
這裡沙漠和沙質土較多。
另外,枸杞對氣候條件也有一定需求,它們耐寒且喜涼快天氣。
寧夏地區冬天溫度經常低於零度,最低甚至可達到零下25度,但即便如此,枸杞依舊可以存活。
它們不僅耐寒,還有發達的根係,深可達數米之深,乾旱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也很強,還是一種很好的防風固沙植物。
不過,要想產量高,還需有足夠的水分供給,太多水會導致根部腐爛,尤其是窪地。
因此,枸杞需要既濕潤又不會積水的地方生長。
同時,還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空氣濕度。
光照不足會影響其生長與結果,而濕度過大,則果實易損壞。
綜合考慮下來,最合適的枸杞種植區就是北方,特彆是寧夏地區。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