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朋友們聽得非常投入,紛紛提出各種問題。
“請問這種甘蔗會不會造成什麼環境危害?”有位觀眾問道。
慧婷笑著答道:“請大家放心,用甘蔗產生的能源很清潔。
燃燒後的殘留物極少,幾乎不會影響大自然。
加之它是可以循環使用的植物資源,種植起來方便,有利於實現綠色持續發展。”
“那麼其他地方能不能也采用這種方式呢?”又有人詢問。
“當然沒問題。”她回複說,“我們現在正在與全國範圍內的合作夥伴洽談相關事宜,相信未來這項技術將會推廣到更廣闊的區域,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屏幕那邊氣氛愈發高漲,人們對甘蔗充滿了期望。
“但願我們這裡也能早日種上這種神奇的植物,這樣用電就不再困擾大家啦。”
“神農集團的確為我們做了件好事!”
步澇注視著手機上的熱烈場麵,心中不由生出許多感想。
原本不起眼的甘蔗竟有著如此重大的影響。
他憧憬著未來的某一天,這些充滿活力的小綠苗能給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帶來變化。
隨後慧婷還展示了幾張甘蔗田的照片以及工人忙碌收獲的畫麵。
看著陽光下茁壯生長、一片翠綠的場景讓人對未來滿懷信心。
“從種植到最終的應用過程都非常環保。
不需要施太多的化肥或農藥,有助於保護土地,還有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慧婷講解道。
觀眾們對此表示了高度認可。
“一舉多得的好事,既改善了能源狀況,又促進了農村經濟進步。”
“生活需要這樣的創新發明使它變得更加美好。”
後來又有幾位專家加入到了直播間中,深入淺出地剖析甘蔗發酵生成電力的工作機製。
通過科學分析讓大家對新技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甘蔗中的糖可以轉變成乙醇等燃料,然後燃燒產電。
相比較之下這種方法更加節能減排。”其中一人解釋道。
觀眾們邊聽邊提問,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
“那這樣的話成本是否會很高?”有人擔心。
“初期確實成本較高。
但是江木教授培育出的新品使得總支出大大降低,遠比傳統的煤油便宜許多。
從長遠來看更為劃算。”專家回答。
討論一直在進行,所有人都期待這一創新改變世界的方式早日普及。
與此同時,在另一個地方——國家航天局,一幫人正在忙著研究即將發射的一枚火箭。
按理說,咱們國家在這一塊已經有豐富的經驗了,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討論細枝末節。
但科技這東西,總是不斷前進的。
每次升空都得有點兒新進步。
正是這一點點的進步,才讓我國的火箭技術領先世界。
就算是和美國比,咱們的技術也不差。
不過這次的火箭發射和以前不太一樣。
以前大多發的是近地衛星,技術上相對簡單些。
這次要發射的衛星,是為下一步載人登月做準備的,所以技術要求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