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言:“檳榔就像‘毒品’一樣”,他解釋說,“身體對它上癮了,不吃就會沒精神;心理上也是,看到彆人嚼就控製不住自己,喝酒也想來一顆。”
“自從停吃檳榔後,總覺得自己做事沒以前有勁了。”
儘管如此,許先生依然堅持著不讓自己再碰這東西。
今年36歲的王先生,在工地上乾活,同樣也是湘地人。
統計顯示,在喜愛檳榔的人群中,30至40歲年齡段的人數最多,占到了50.36,而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工地上活兒重體力消耗大,王先生經常覺得疲憊不堪。
2014年,在一位工友介紹下他第一次接觸到了檳榔,並且很快就喜歡上了這種提神醒腦的效果。
“檳榔配煙,天下無敵。”這句俚語在湘地流傳甚廣。
獨自在外工作的王先生,在休息時最愛做的就是抽根煙然後嚼幾顆檳榔。
白天工作累,晚上回到家吃飽飯後躺在那兒再吃一兩包檳榔就成了他的日常。
他坦白說:“其實吃檳榔主要是消磨時光,在工地上日子太難熬了。”
幾年下來,他發現自己牙齒變黑了,而且咬合力也差了很多。
王先生告訴記者,雖然清楚這樣對口腔不好,但他並不打算完全放棄,“因為它能讓我打發掉無聊的時間。”
目前在南省一家單位工作的陳先生,是從2004年開始接觸檳榔的。
那時還在讀書,經常出入電子遊戲廳,受周圍人影響他也跟著養成了這個習慣。
他說自己嚼檳榔的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身為普通員工,他的工作既繁重又忙碌,每感到疲倦時都會嚼上幾顆檳榔提振精神。
通常上午、下午和晚上各嚼一包。
據他回憶,這麼多年來幾乎沒有斷過檳榔,隻有回家鄉待兩年期間沒吃,回來後又恢複了原來的習慣。
“我現在嘴裡有個很大的潰瘍,應該是長期嚼檳榔造成的。”
察覺到口腔異常後,陳先生不得不放棄了這一習慣,現在已經連續四天沒有嚼檳榔了,但仍有不適感。
“這東西跟香煙類似,明明知道有害,但真正想要停止時卻發現已經上癮了。”
相比前麵幾位,湘籍的包先生可能是受檳榔影響最嚴重的。
從讀小學時就開始嚼,至今已有13年的曆史,正常情況下一天能吃掉5包,最多曾達到15包一天。
由於長期大量食用檳榔,包先生的口腔開始出現起泡以及兩側牙齒疼痛的問題。
就醫時醫生告知他患上了口腔纖維化。
這是一種慢性病,可能侵犯任何部分口腔黏膜,阻礙其功能並增加癌變風險。
大夫告誡不要再繼續食用檳榔,並且提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
“情況越來越糟糕,常常感覺到嘴乾難受。”
對於可能進一步惡化的健康狀況,包先生十分焦慮。
“一般人一旦發現嘴巴起泡就不敢吃了,但我總是克製不住自己。”
他也曾經試過停止使用檳榔,可是隻維持了8天就失敗了。
“太難受了,完全沒有狀態,加上看著彆人都在享用,實在抵擋不了誘惑。”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