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親屬曾待他很好,兩人感情深厚。
親戚走後,蘇興漢大力宣傳檳榔危害,卻遭遇到強大阻力。
現在董事長終於行動了,他認為那些有害企業的末日將近,因而倍感興奮與感激。
蘇興漢離開後很快引起注意,有人上前詢問:“董事長找你要什麼種子?”
起初幾次大家都沒太在意,但後來發現隻要蘇興漢去倉庫拿回種子交給老板,就說明公司又將研發出新品類植物。
於是眾人紛紛好奇追問,有的真心感興趣,也有的是想借此機會提前布局賺錢。
畢竟神農集團內部難免會有一些彆有用心之人。
往常如果江木不特意叮囑保密的話,消息偶爾會泄露出去。
但這回不同,蘇興漢知道老板這次特彆交代保持沉默背後的意義重大,因此任憑彆人怎麼問都守口如瓶。
拿到檳榔種子後,江木開始研究如何對其進行改良。
首先他需要全麵掌握其生長特性和性質,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添加功能詞條。
正常情況下,高達十多米的檳榔樹並不適合室內或小區種植,過高會影響視線和采光。
而在農村也有部分地區不適合栽培。
為此,江木翻遍所有資料找到了一個理想的解決辦法——微縮化。
原本可以長到十多米高的樹木,在經過處理後最大隻能達到一米左右,類似於辣椒或者番茄那樣僅及成年人腰部高度,非常適合多種環境下的栽種。
此外,天然檳榔樹生長周期較長,一般需要七八年之久才能開花結果。
利用加速生長詞條雖然可以縮短這個過程,但成本較高。
相比之下,江木找到的微型化解決方案不僅解決了植株體積問題,還能大幅提高實用性。
而且還能讓它生長的時間更短。
畢竟,它不需要長得那麼高大強壯了。
自然也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來長個子了。
隻需要一年,就能開花結果。
再加上那個快速成長的標簽,七八天就能長大。
就像他之前研究過的許多植物新品一樣。
甚至可以在陽台上種。
種下之後,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看到結果。
非常簡單快捷。
然後是第三個標簽,適應環境。
因為檳榔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
一般分布在熱帶地區,比如亞太一些地方。
這種植物喜高溫,也喜歡濕潤的環境。
通常會在南北緯28度之間找到它們。
最適宜的溫度範圍是10到36攝氏度。
低於10攝氏度或是高於40攝氏度都對它的生長不利。
並且海拔也不能太高,在1千米以內最好。
此外,年降雨量需要達到1700至2000毫米之間。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