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能在長江以北種植的熱帶作物,大家並不覺得奇怪。
根據董事長過去研究的植物新品特點,他培育出的新品種都能適應更多地方。
即便熱帶植物在溫帶或暖溫帶地區也能生長。
不過,改變植物外觀的情況讓大家感到困惑。
本該十幾米高的檳榔變成了隻有約一米高。
有人懷疑它是否會繼續生長。
然而,接下來幾天,檳榔開始開花結果,結滿了果實。
於是大家明白,這就是新品種的最終形態。
不會再向上長了。
“真是太奇妙了!”
“確實,這樣的檳榔估計全世界都沒見過吧。”
“應該就是這樣。”
“這麼矮的檳榔樹,任何一個工人就可以采摘果實。”
“沒錯,要是十米高的檳榔,采摘就麻煩多了。”
“大家看,雖然高度不足兩米,但這棵檳榔的結果量一點也不比大樹少。”
“是啊,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喂喂喂,想吃檳榔要小心啊,可能會致癌呢。”
工人圍著檳榔試驗田議論紛紛。
談論著檳榔的各種情況。
有人討論樹的高度。
有人好奇能否食用。
負責人林奇也來到了現場。
平時他絕不會嘗試嚼食檳榔。
但這是董事長研究出來的新品。
作為項目負責人,他認為有必要嘗一嘗。
一是支持工作,二是出於好奇。
董事長研究的檳榔新品種究竟是什麼味道?
會不會真有問題!
這一念頭一直縈繞心頭。
於是決定試一試。
不過……應該怎麼吃呢?
直接生吃嗎?
林奇問周圍的工人。
立刻有人回答:“我查了相關資料,不能直接吃,需要煙熏處理。”
“對對對,我也查了信息,摘下來後得先煮再泡,最後加工,總之過程複雜。”
“還有一種做法是炒製,將檳榔放入鍋中,小火慢慢加熱至金黃色,冷卻後就可以吃了。”
聽後,林奇點頭:“那就用第二種方法試試吧,我們炒完再吃。”
確定了烹飪方式後,便正式開始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