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者研究表明:實際上這類作物最初是從波斯某地引入到印度,隨後再流傳至尼泊爾等地...
恐怕那時候在尼泊爾境內它也是一種特彆稀罕的東西,因此才被挑中作為進貢給大唐皇室的禮物。
很多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裡那位一遇到強敵就吃菠菜變身成英雄的角色。
這種設定激發了多少原本對綠色蔬菜避之不及的孩子們對蔬菜的興趣?這真是難以統計。
但這一回,動畫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差距有點大了。
不可否認,菠菜的確營養豐富,它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和胡蘿卜素,前者含量是同樣重量大白菜的好幾倍以上。
不過,菠菜裡麵也含有大量草酸。
大家彆小瞧草酸,它的酸度是醋的成千上萬倍。
要是大量攝入草酸,血液中的鈣會與之結合形成草酸鈣。
時間久了,那些經常吃菠菜的人可能會患上慢性缺鈣的問題,不僅沒有超級力量,還會變得體弱多病。
更糟糕的是,一旦形成了草酸鈣,大多會堆積在尿路係統的各個部位,最終可能導致結石病的發生。
所以,在烹飪菠菜之前先焯一下水,通過草酸容易溶解於水的特性將其去除,是很必要的一個步驟。
敦煌藏經洞中曾發現了孟詵所寫的一本叫《食療本草》的手稿殘篇。
孟詵生活在唐朝初期,官至鳳閣舍人、春官侍郎。
由於他長期居住在京城且愛好養生學說,接觸到菠菜這類罕見食物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對於菠菜功效的描述如下:
性寒,稍有毒。
利於五臟通腸胃熱,並且可以解酒毒。
對於服丹藥的人來說食用效果很好。
北方居民常吃肉麵類食物,則可平和;南方人愛吃魚蝦米飯等,則會使身體偏冷。
不可吃得太多,否則會令大小腸變涼。
長期食用會讓雙腿無力行動困難,還會導致腰部疼痛。
不可以同魚類一起吃,不然會發生霍亂並引發嘔吐腹瀉。
孟詵敏銳地指出,經常食用菠菜會導致“腿腳無力”,實際上是缺鈣的症狀之一。
同時他認為因為其性質偏寒,很適合用來平衡服用像五石散那樣會讓人全身發熱的藥物後的不適感。
在他撰寫該書時距離菠菜傳入龍國隻有幾十年的曆史,能夠嘗到這種新奇蔬菜的人並不多見。
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在文學成就卓著的大唐王朝期間,竟然找不到多少詩歌提到菠菜,說明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屬於非常小眾的食物,或許隻限於皇宮貴族享用。
這麼來看,當時政府並沒有特彆重視擴大菠菜栽培範圍。
除了醫學認為它久食有害外,菠菜自身的味道恐怕也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喜愛度。
不喜歡吃菠菜的人通常覺得這種蔬菜帶有泥土味兒,其實這種氣味源自於一種叫土臭素的物質。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