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分類係統中,藜亞科是莧科內的一個亞分類單元,菠菜正好屬於這裡的一個獨立類彆。
總的來說,大多數人都接受菠菜是莧科菠菜屬的說法。
這背後是基於廣泛的植物學研究成果。
然而隨著科研的進步,植物分類法也在不斷演變,所以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新的觀點出現。
菠菜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既營養又好吃,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無論是清炒、涼拌還是燉湯甚至包餡,都非常適合。
民間有種說法:“就算給我肉也不換這份菠菜”。
江木想要為菠菜寫一些屬性介紹。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肯定離不開大力水手。
每當談起大力水手,就不能不提他最愛吃的菠菜,畢竟沒人不知道波比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菠菜了。
這部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動畫片,每一集隻有幾分鐘的時間。
故事主人公波比總能在關鍵時刻從他的老水手服裡掏出一罐菠菜罐頭。
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打開後,一口氣把這些菠菜統統吞下肚,立刻就會變成肌肉強壯的超級英雄。
不僅能飛天遁地,還能輕鬆對付大白鯊之類的威脅。
二戰結束後的美國人一直很依賴罐頭食品作為主要食物來源,所以將菠菜製成罐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到了80年代,一家名叫aens的罐頭品牌甚至請到了著名的大力水手作為代言人,直接把他的形象印在了自己的菠菜罐頭上,並且把產品名稱取作“波比”。
那時候阿肯色州阿爾瑪市自封為“世界菠菜之都”,因為這裡正是aens公司的生產基地所在。
為什麼西格選擇讓大力水手吃菠菜呢?為什麼不選西蘭花或番茄這些蔬菜?
1870年德國化學家沃爾夫發表過一篇論文指出菠菜內鐵元素豐富,其營養價值堪比紅肉。
因此“富含鐵質的菠菜”這一結論被收錄進了權威百科全書。
受到這項發現啟發,大力水手作者西格決定讓菠菜成為波比的力量來源,從而使得上世紀菠菜銷量增加了33。
不過實際上,當初沃爾夫記錄時不小心把小數點弄錯了,導致統計結果誇大了實際含鐵量十倍。
正確數值是一百克新鮮菠菜含鐵約為3.5毫克,但由於那次錯誤報告了一百克菠菜含鐵量達到35毫克。
還有另外一則1848年的研究顯示,實驗者理查德原本是以帶有水分的新鮮菠菜為基礎進行實驗,卻在最後文章中誤將其標注為完全乾燥後的樣品,從而進一步混淆了數據。
儘管1937年已經有人重新核對並糾正了馮·沃爾夫計算失誤,但公眾依舊普遍認為菠菜是最富含鐵的蔬菜之一。
在那個年代,到處都能看到宣稱“菠菜富含鐵”的廣告和宣傳,而且還聲稱這些鐵是天然有機成分。
早期的一些兒童教育書籍也介紹了菠菜的這一特性。
直到1981年,《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終於詳細揭示了圍繞菠菜鐵含量的誤解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全過程。
其實在1932年7月3日一期大力水手漫畫中就已解釋過,波比吃菠菜的原因在於它含有大量維生素a。
但實際上菠菜並不富含維生素a,而是富含β胡蘿卜素,人體可以自行將其轉化為所需的維生素a。
大力水手的作者這樣設定主要是為了鼓勵孩子們多吃蔬菜,在大家都不怎麼重視健康飲食的那個時代,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
於是,他用菠菜作為載體,通過漫畫的形式向小朋友傳達吃蔬菜能增強體質的信息,讓孩子們不再那麼抗拒蔬菜。
西格曾經在漫畫裡讓波比說了這樣的話:
“親愛的小朋友們,我這麼強壯,全靠年輕時吃了不少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