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啊?”
江木心裡閃過相關信息。
快到端午節了,一種新穎的“艾草門掛”突然火了起來。
電商平台上每天能賣出數千束鮮艾草,搭配金色小球或香蒲葉更是受到了大眾歡迎。
這株看似普通的草,何以流傳千年,並成為今天端午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端午節是龍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最廣為人知的是為紀念屈原投江的故事,但也有人認為它的曆史比這更早,起源於春秋時期江南水鄉對於龍圖騰的崇拜,目的是祈求避禍消災。
再早一點的說法涉及到古代農曆曆法中特殊的“五”數字。
按照當時的文化,“午”日屬於五行中的火屬性,容易引發過多陽性能量需要平衡掉,因此人們選擇了具有強烈氣味的艾草來辟邪。
其實,艾草又名艾蒿或者艾葉,是一種多年生菊科植物。
葉子呈羽毛狀分裂並且背麵覆蓋著一層銀白色的絨毛,雖然看起來平常卻因為含有多種揮發性物質如樟腦醇而發出獨特香味,在燃燒時還有消毒殺菌作用。
每年端午時節正是春夏交替之際,天氣濕熱蚊蟲滋生。
在衛生條件落後的古代社會,蚊蟲肆虐常常會導致傳染病爆發,而大多數時候人們將其統稱為“瘟疫”。
古人認為瘟疫是因為邪氣入侵導致的,所以艾草除了象征意義外確實有實用價值:它濃鬱的味道既能給人帶來心理安慰也能實際驅蟲防病。
即使並不了解背後的化學成分,古人們早就發現了這種普通田間草的實用性。
每逢端午前夕,人們便會采摘艾草懸掛於門首,一方麵用來祈禱吉祥避免不幸發生,另一方麵也可以驅趕害蟲保護家人免受疾病侵擾。
有趣的是,掛艾草的習慣後來演化出了一些變種形式:比如用綠色艾草編製成人物、葫蘆、老虎等各種形狀的裝飾品佩戴身上同樣寄托著美好願望。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曾經有一位名為宗測的人,習慣在五月五日淩晨雞未鳴時分采集艾草使用。
這本書還提到了另一個習俗:將采摘來的艾草綁成人形,懸掛在門口或屋頂上,以此祈求平安和驅邪。
北陽呂原明的《歲時雜記》記載:“端午時節,人們用艾草製作成虎的樣子,有的小到如同黑豆,或者剪彩紙做小老虎,再貼上艾葉來佩戴。”
意思是把艾草做成小巧玲瓏的小艾虎,或是剪出老虎的形狀再貼上艾草佩戴起來,既有趣又雅致,正如詩句所說的那樣:“釵頭上插著艾虎以避邪”。
在端午節期間佩戴艾草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而其特有的清香也成為了文人士大夫書房裡的節日氣息,增添了端午文化的魅力。
南陽的愛國詩人曾寫過一首與艾草有關的詩《端午即事》:“五月五日中午,有人送我一束艾草。
如今老友難見,新朋友遠在他鄉。
雖然我那顆忠誠的心未變,但頭發已經花白。
想要追隨屈原的腳步,無奈三湘之間隔著汪洋大海。”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贈送艾草表示節日問候是文化人間的一種心靈交流。
四季變換不停歇,但在端午這一天,文人的書齋裡一定會擺放一些艾草作為裝飾。
《端午圖》是一個常見的繪畫主題,從清朝畫家任伯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在端午佳節,盛開的石榴、菖蒲還有艾草被擺放在桌子上,象征著高尚情操。
這種原本用來辟邪的艾草,經過文人之手後,又變成了一種雅趣之美。
古代文學家蘇東坡的作品中提到過“桃符和艾人的對話”的故事。
門口守護神“桃符”對艾草做的“艾人”傲慢地說:“你這樣微不足道的植物,竟敢站在我頭頂上?”這裡的“草芥”指的就是不起眼的艾草。
此外,在他另一首關於端午的詩中寫道:“采集美麗的花朵和各種藥材。
太醫首先推薦了艾草,這表明眾多草藥都顯示出繁榮景象。”這裡用來預測豐收情況的草也是指艾草。
艾草並非名貴植物,它就生長在田間地頭,是最普通不過的野草之一,但它長期以來一直為人們的健康做出貢獻。
古時人們認為艾草是一種能治病的聖物,《莊子》中提到了“越國人用艾草熏蒸”,還有《春秋外傳》說“國王喜歡用艾草,貴族們知道它的效用”,這些都可以看出艾草作為藥物的曆史悠久。
早在戰國時代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首次記錄了艾草的使用。
漢代著名醫生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都有運用艾草配方的例子,比如膠艾湯和柏葉湯。
梁朝陶弘景在其著作《名醫彆錄》中描述艾草說:“味道苦澀且性質溫和無害。
主要用於灸療各種疾病,也可煎煮飲用以止痢疾,止吐血……”
如果感冒受涼的話,
可以按照唐代孟詵在其《食療本草》中的建議,吃幾個熱騰騰的艾麵餛飩:“若感到身體冷,可將艾葉加入麵團包成餛飩,大小如丸子般。”
最早較為全麵介紹艾葉醫學價值的書籍應該是宋朝蘇頌編寫的《圖經本草》,當時艾灸療法已經非常普及。
自從一百七十萬年前人類學會使用火以來,就發現燒木柴熏烤傷口能夠去除濕氣、緩解疼痛。
最終通過實踐發現,所有植物材料中,艾葉的療效最好。
於是,艾葉逐漸取代了其他草藥成為治療和保養身體的理想選擇。
明朝的江言聞,也就是李時珍的父親,研究艾灸和艾草頗深,曾寫下了《蘄艾傳》,書中讚美蘄艾說:“產自山南,於端午采集,用於灸療治病,功效不小。”
李時珍繼承父親的意願,在其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中不僅給艾草起了冰台、醫草等彆名,並特彆推崇湖北蘄春縣出產的蘄艾:“艾草)自明朝成化年間起,尤以蘄州產者為佳品,成為珍貴貢品,受到全國重視,稱為‘蘄艾’。”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