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男兒,呂先鳳惹不起躲得起。
她悄悄從後門回了家,囑咐管家帶一隊家丁去救回車夫。
沒想到和管家一起回來的除了車夫,還有個老郎官。
老郎官客客氣氣的為扣押車夫道歉,又留下些賠禮,絕口不提五皇男一個字。
呂先鳳領了心意,夷然自若的送人離開。
隻是她心裡終究還是有了些盤算。
今上有三子兩男,最小的孩子就是五皇男。
五皇男從小榮寵不斷,要什麼有什麼。
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格外執著於曾拒絕他的呂先鳳。
因先皇規定尚皇男之人不可入朝,所以呂先鳳是斷不可能迎皇男為夫的。
五皇男性格又是囂張跋扈剛愎自用,受不得一點衝撞。
她矜句飾字婉言謝絕,不敢有絲毫不敬。
但抵不過對方一意孤行,堅持要與呂先鳳發生點什麼。
呂先鳳還能怎麼辦?
縱使她升任禮部侍郎之後,算得上朝中的主流砥柱,也抵不過皇權如山。
若不謹小慎微,那必會粉身碎骨。
焦慮的呂先鳳在書房內枯坐整夜,心中終究是有了偏向。
當今雖年逾半百,但尚且精神矍鑠,立儲之事還未開議。
但是注下得越早,收益就越高。
她深思熟慮之後,把砝碼壓在了三皇子身上。
父族不顯,擁之者疏,正是呂先鳳入場的好時機。
更何況周閣老和她討論過,皇室三子之中唯有三皇子頗有謀斷。
隻其現在韜光隱晦,不顯分毫罷了。
下定了決心,呂先鳳自然向三皇子靠攏過去。
個中細節不足言道,總之君臣一心,共商大事。
三皇子也主動替呂先鳳擋住了五皇男的騷擾,還她一片清淨。
轉眼會試已過,滿懷信心的呂長望名落孫山,倒是呂長奇被選為了貢士。
隻可惜殿試發揮失常,呂長奇隻得了三甲,被賜了同進士出身。
在呂先鳳的精心輔導下,她在朝考中勉強拿了二等名次,被下派去做知縣。
呂長奇本人是已經心滿意足了。
她從滁州的鄉下一路走來,如今蟾宮折桂光宗耀祖,幸甚至極。
況且做了知縣也並非沒有上升的餘地。
呂長奇對自己有信心,她堅信自己能夠積攢功績步步高升。
和京城的呂家人告彆之後,她風風光光的回了滁州老家,待探親假結束之後再去赴任。
而呂長望雖榜上無名,卻迎來了人生喜事。
她迎了青梅竹馬的夫郎進門,倚玉之榮花成蜜就。
溫柔鄉使人沉醉,兩個新人纏纏綿綿日日相伴。
但呂先鳳也是從那個年紀年紀過來的,所以她默許了長子的短暫流連。
兩個月之後再稍作提示,呂長望很快清醒過來,不再沉溺於情愛之中。
女兒家在外麵的事業,司徒霖向來隻知道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