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李墨就認出了對方:“張團長您好,我是李墨。”
“原來大名鼎鼎的李旅長這麼年輕,電話裡我聽您的聲音,還以為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呢!”
看著李墨,張少陽等人都非常驚訝。
太年輕了!看著也就二十二三四歲年紀,這麼年輕就當了旅長,未來前途必然遠大!
寒暄、客套之後,張少陽指了指身後不遠的一幢樓:“李旅長,其他科研人員都到齊了,正在開會,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您也一起吧?”
李墨從善如流,點頭答應下來。
陸成遠因為不是科研人員,沒有資格參加會議,張少陽喊來一名戰士,帶著他去看住處。
可陸成遠都不想離開太遠,婉拒了,堅持在樓下等待。
戰士強不過他,隻好繼續去站崗。
……
“諸位,我隆重的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墨、李旅長!”
張少陽很熱情,大大方方把李墨介紹給在座七八位科研人員,又先後把他們介紹給李墨認識。
主持本次會議的,是西北某省軍區軍工廠科研部門負責人洪闖,五十歲出頭,頭上中間位置光禿禿一片,亮的反光,戴了個瓶底厚的近視眼鏡。
“李工,咱們這次會議,就是商量一下,接下來我們每一個科研工作者負責的部分……”
等李墨落座,洪闖先是介紹一番,接著說道:“這次科研任務非同小可,我就直說了!一艘戰艦,主要有如下組成部分……”
“我們第一期的工作方向,首先完成的,就是艦體與動力這兩大部分。”
“按照到場科研人員擅長領域不同,我負責艦體前端部分……”
“李工啊,我還不知道您擅長哪方麵,你給我們係統性說一下您擅長的部分吧?”
洪闖說話沒有多少表情。
這是科研人員慣有的職業病,說事情那就說事情,沒什麼多餘的話。
李墨走上前:“我就負責動力這一塊吧。”
“按照軍部方麵給的數據要求,我們此次科研任務,要研發的是一艘標準排水量五千噸的戰艦,而現在毛熊家‘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公開數據顯示,他們戰艦的標準排水量為7900噸,滿載排水量8450噸左右,最大航速32節……”
“所以,咱們應該以這艘‘現代’級作為對標戰艦,軍部要求的5000噸標準排水量,就顯得有些小了,我的建議是,我們應該將標準排水量定在8500噸左右……”
“動力方麵,我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